“早上、晚上,多吃點糖(Sugar in the morning, sugar in the evening, sugar at suppertime)。”這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甜”是當今世界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味覺。然而,你可否知道,這“美好”的甜味背后卻有著怎樣的苦澀?
雖然歷史上有關甘蔗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的中國。糖,作為一種除去了纖維和其他營養的單純碳水化合物,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也不過才300年。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僅2011年全世界糖總產量約為1.68億噸,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消費24公斤糖(在發達國家則為 33.1公斤)。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6茶匙)以下。在人們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幾塊餅干約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話,25克糖的數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有關糖的概念和幾個名詞
各類含糖飲料
糖類
不得不提的兩位科學家
科學丑聞
罪魁禍首:脂肪還是糖?
The end
本文主要引用資料:
Singh GM, Micha R, Khatibzadeh S,et al. Estimated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ease burdens related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2010. Circulation. 2015,132(8): 639–666.
環球科學(huanqiukexue.com):沉冤難雪的脂肪:一份膳食指南和它帶來的40年健康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