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過不了一個月新年就要到來,小朋友們到了收壓歲錢的開心時刻,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日里每個家庭都會給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孩子并不缺錢和物。
但是在新年收到壓歲紅包的欣喜無可替代,壓歲錢的意義與平日零花錢完全不同。
長輩們把深深的關切和期望都包在壓歲錢里,隨著紅包一起送出,收壓歲錢的時刻和長輩互相問候,互相祝福,這種儀式感只有在新年才有。
01、壓歲錢別再左手進右手出,給孩子一定支配權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每年孩子收到的壓歲錢金額也不斷增多,從以往的幾元、十幾元到上百元,現在都是幾百起步,甚至更多。
一個春節假期,孩子收到的紅包不是小數目。人們對壓歲錢的去處一直存在爭議,一部分人認為孩子畢竟沒有成年,沒有支配金錢的能力,理所當然交給父母保管。
很多孩子過年收壓歲錢成了左手進右手出,父母擔心亂花,并且平時孩子需要的物品大都是父母安排,用錢的地方不多,所以很多家庭壓歲錢由父母掌管。
當然也有的父母想從小培養管錢的能力,和小朋友共同監管,給孩子一定的支配自由。
去年新年剛過不久,長沙一位小朋友就想用自己的壓歲錢給爸爸媽媽報輔導班。
原來這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非常忙,自從上一年級,父母就給了孩子善意的謊言,說小朋友的功課爸爸媽媽不會輔導,需要到培訓班讓老師輔導。
孩子課余時間補課,解決了家長沒有時間陪伴的顧慮,天真的小朋友才想出用自己的壓歲錢,給爸爸媽媽報輔導班,讓他們也學知識。
得知這件事后,小朋友父母很愧疚,決心抽時間多陪伴孩子。
這位小學生小小年紀,已經知道把壓歲錢用在父母身上,并且很理性,有理財的潛質。
其實對幼兒來說,完全沒有錢的概念更沒有管錢的意識,所以壓歲錢由父母幫助保存很正常。
而小學生甚至中學生,已經有消費意識,對錢有了概念,最好不要再左手進右手出。
父母可以趁著收壓歲錢的機會,讓孩子接觸管錢,有助于培養合理消費觀念,培養正確價值觀。
況且法律也有了相關規定,壓歲錢是屬于孩子的被贈予財產,家長沒有剝奪的權利,可以協助掌管或者監督消費。
02、孩子支配壓歲錢的方式,藏著他的未來
孩子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與成人完全不同,壓歲錢的支配也是一門學問,不同的孩子或許會有不同的消費方式,也來源于考慮問題角度不同,暗含著他們的價值觀。
1、壓歲錢用在提升自己方面
把壓歲錢用來買書或者購買學習用品,投入在自己的興趣愛好方面,這部分孩子將來有很強的自制力,很注重提升自己,是個有追求的人。
2、用壓歲錢幫助陌生人
很多孩子會用自己的壓歲錢做捐贈,或者購置物品捐贈給需要的人,從小就有樂于助人的意識。
孩子從小內心善良,能考慮他人,長大后也是一個胸懷寬廣有大愛的人,有社會責人感,他們在能力范圍內愿意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3、壓歲錢為家人花
用自己的壓歲錢給家人買禮物,或者偶爾給家人消費、購置生活用品,在節假日用壓歲錢給親人送去驚喜。
這樣的孩子懂得感恩,有家庭責任感,長大后也會是一個有責任感,重視親情的人。
03、父母協助孩子合理利用壓歲錢
首先,家長可以提出壓歲錢支配原則,在這個原則范圍內,孩子可以自由支配。
一方面給孩子自主權,另一方面父母幫著引導孩子合理消費,以防大手大腳亂花錢。
其次,在平時父母購置日用品或其它物品時,可以讓孩子參與,用實際行動讓他體會理智消費,懂得如何把錢用在有用的地方。
最后,可以鍛煉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比如根據年齡安排他買菜或者買水買電,購買日用品等,有助于孩子增長生活常識,也懂得如何消費。
枕邊育兒寄語:
很多孩子不知道賺錢的辛苦,有了大額壓歲錢,會購置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年齡小沒有消費金額高低的概念,難免出現大手大腳的現象。
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形成不合理的消費觀,不利于成長,甚至影響將來。
而懂得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這些孩子能控制欲望,也能體諒賺錢不容易,未來可期。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