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后,家長牢抓三個關鍵點,娃不是學霸也是班上拔尖的
初中生碰上青春期,這三年是孩子整個人生中最關鍵的三年。如果能做好引導,孩子即使不是學霸,也能成為班上拔尖的,建議家長都重視起來。姐姐家孩子上小學后,她就很緊張。她說,小學是起點,中考是發展期,高考是沖刺。中考銜接小學和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小學學業輕,孩子也比較乖巧,進入初中,就不一樣了,這三年很不穩定。當時我覺得,姐姐在危言聳聽。但當侄女進入初中后,我才知道,姐姐說的確實對。侄女在小學階段,考試基本都是前三名,在級部也是前十,獎狀貼滿了墻壁。每次家長會,老師都會點名夸獎侄女。但姐姐一點也不敢放松,買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書籍,每天跟孩子溝通、輔導作業,一刻不敢松懈。等侄女上了初中,問題接踵而來。先是成績下滑,到了班里的中游,在級部根本排不上名次。后來開始早戀,姐姐說了也不聽。而且性格也大變,不愛說話,經常發脾氣。放學后,門一關,就不出來了。姐姐說,小學的時候,那么重視,現在還是成了這樣,真是沒想到!后來,我觀察侄女的表現后,跟姐姐說,孩子長大了,你以前的老法子不行了,得換“套路”了。你以前追著、趕著,孩子是能接受的,現在她長大了,再這樣,她就反感了。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上提過:12歲之后,父母的語言就是垃圾。就像姐姐,還是喋喋不休的在侄女面前“關心”她,侄女肯定會繃不住,想要跟姐姐對著干了。過了一個月,我再見到姐姐,她已經春光滿面了,跟我說侄女的成績上來了,也沒有早戀跡象了,更重要的是,跟姐姐的關系,也緩和了許多,倆人又恢復了無話不談的親子關系。感覺姐姐像變戲法一樣,怎么就來了這么大的轉變?姐姐笑了笑,跟我細細說了起來,我才發現,她是真的用對了“抓手”,也是真的做了很大改變,才會收獲如此圓滿的結果。姐姐說,孩子進入初中和以前小學完全不同。只有搞清楚,初中每個階段,孩子的生理變化、心理需求以及學習狀態,才能更好的協助孩子往前走,穩穩當當的走過初中三年。針對這三年,姐姐還提出了三個關鍵點,主要抓三個方向,說家長和孩子都要牢牢抓住!小學學的內容,和初中是緊密銜接的,基礎打的牢固,以后的學習,才能越來越輕松。有些孩子覺得壓力重,其實和基礎沒打牢有關系。所以,課堂上要緊盯老師的講課思路,認真聽講,把基礎夯實,成績才能穩步上升。小學階段的內容,靠死記硬背,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進入初中,就不一樣了,需要靈活解題。所以,學習習慣就變得更重要了,每天溫習功課,預習新知識,溫故而知新,從中找到規律。這其中比較難懂的應該是第三點,學習規劃怎么做?姐姐說,侄女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了,她是用于敏老師說的方法:“不要讓孩子把力量平均分配。”侄女的英語差一些,姐姐就建議侄女把英語學習的時間拉長一點,早上晨讀英語,記憶效果明顯比平時要好的多。所以,形成自己的學習規律、學習體系,你才能保證成績穩步上升。進入初三以后,就要加緊復習,為中考做準備了。但有些孩子只會刷題,每天機械式學習,成績卻不見提升。這說明,復習的方法錯了。巧妙的復習方法,能幫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門主科,就算每一門只復習一遍,一天24小時也復習不過來,還浪費時間,效果卻不明顯。以上三個關鍵點,都是姐姐分享給我的。她說,女兒的轉變,也得益于一本書《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她跟我分享的內容,就是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難怪姐姐一下子有這么大的轉變,原來是找到了合適的“幫手”。我也忍不住拿過來看了看,還別說,真不錯!書中按照初中三年做了清晰的劃分,每個學年都有對應的章節。而且,從孩子的心理、生理、學習等多維度,給出針對性的建議。《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這本書的作者,是于敏老師,她有20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書中的案例,都是她教學中遇到的真實典型事件,有很強的指導性。姐姐說,多虧了這本書,讓她扭轉了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再喋喋不休的跟女兒嘮叨了,女兒也越來越喜歡她。關鍵是,現在女兒的成績,已經到班級前十了,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姐姐說,看過這本書后,她認為面對初中生,家長還得懂得“一放”,我問是什么?姐姐說,是放下焦慮。不光家長要放下焦慮,孩子也要放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情緒用事。這樣,對改善親子關系,有莫大的幫助。“三抓一放”是姐姐看過這本書后的總結,我覺得很實用,也推薦給你,希望家有初中生的你,養育路上不迷茫!孩子上初中后,和小學有明顯不同,再用以前的方式對待他們,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不斷學習,不斷摸索,找到跟初中孩子相處的正確方式,才是上策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