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話太多了怎么辦?只需要正確引導,盡情發揮孩子的天賦
作為父母,孩子嘴里第一聲“爸爸”、“媽媽”是多么的彌足珍貴。但到了2歲后,有些孩子就變得滔滔不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話嘮”,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
3歲不到的小石頭很活潑,屬于“自來熟”的典范。但是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就忍不住向小石頭媽媽吐槽:“這孩子很聰明,就是話太多了。課堂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安安靜靜,就小石頭會喋喋不休。”小石頭媽媽感到難為情,趕緊向老師道歉。在接小石頭放學回家的路上,也忍不住批評小石頭:“上課的時候要學會閉嘴,不能影響其他同學。”小石頭卻覺得很委屈:“難道我有問題也不能說嗎?”從牙牙學語到滔滔不絕,孩子成長的速度似乎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學會了語言表達,他們小小的腦瓜子里似乎藏著十萬個為什么。一旦小宇宙爆炸起來,讓多少爸媽都吃不消。這其實是寶寶“語言敏感時期”,需要家長耐心進行引導。大多數家長都會發現,寶寶在2個月左右就開始出現咿咿呀呀的聲音,其實這就是寶寶模仿成人說話的開端。到第四個月的時候這個行為就變得更加明顯,寶寶會觀察父母說話的嘴唇動作來嘗試發聲,一些發育較快的寶寶,甚至在半歲左右就會冒出“baba”、“mama”等單音節詞。10個月左右的寶寶,基本就能感知到說話者的情緒和指令,也寓意著寶寶能逐步開始理解語言。大半的孩子是在一歲左右開始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這也就寓意寶寶正式的發生。邁出關鍵性的一步之后,寶寶就會逐漸說更多的話,但更多時候是自言自語,停不下來。都說2-3歲的孩子是貓嫌狗不愛的年齡,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2-3歲的孩子進入了“語言爆發期”,分分鐘變身成為爸媽都招架不住的話癆。他們不光是自言自語,還愛模仿父母說話,跟小大人一樣。進入語言敏感時期之后,有的孩子表現得特別“出眾”,甚至很多時候會影響到家長們的正常社交圈,也會影響到孩子上學等問題。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孩子特別話多呢?首先,當孩子進入2歲之后的階段,他們的大腦思維變得活躍,一些外向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表現欲。尤其是,因為說話而得到家長表揚的孩子,更為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不管是有趣還是沒趣的話題,孩子都會滔滔不絕發表他們的看法。其次,從呱呱墜地只懂得用哭聲表達情緒,到學會了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孩子成長邁進的很大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用各種語言來表達情緒,也通過語言來跟父母交流,獲得更多的訴求。最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掌控能力是顯然沒辦法跟成人相比的,很多時候喋喋不休的寶寶只是在重復某一個事情或者某一個觀點,但是因為他們表述不清晰,沒有重點,讓旁聽的人也是一頭霧水,只感受到了寶寶的話多,而沒有真正理解寶寶的訴求。孩子話多,有的家長欣喜不已,認為孩子談吐不俗。但是語言敏感時期孩子話多家長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才能更好發揮孩子的天賦。否則孩子過度的表現話多,非但給人造成不穩重的印象,也會引起他人的厭煩。正如斯賓塞在《教育論》書中寫到:“某些教育應當從兒童在搖籃的時候開始。”語言教育也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面對于孩子滔滔不絕的描述,缺乏耐心的家長往往是粗暴的打斷,但這樣的做法是斷然不可取的。這樣不單是打擊了說話的積極性,也對孩子內心造成了傷害。聰明的家長只會教會孩子什么是規矩,一如跟孩子定下規矩:公眾場合不準大聲喧嘩、大人說話插嘴是不禮貌的。以此來約束孩子的行為。正如我們上文所說,孩子很多時候喋喋不休是因為缺乏語言邏輯,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提煉重點,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書籍等幫助孩子鍛煉語言表述能力。讓孩子在表達的時候縮減語句,條理分明、快速進入重點。既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不會給人啰嗦重復的印象。家長不要將話多與會說話劃等號,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家里說話很順溜,但是外人面前顯得比較內向。這除了與孩子本身性格有關之外,也與家長給予孩子鍛煉的環境有感。鼓勵孩子在外人面前去交流,盡情的展現自我,也只有他通過不斷與他人交流的方式才能讓孩子提升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從而去改變自己說話方式。這是一種實戰性的鍛練手法。小錦一直以自家兒子為驕傲,認為孩子人前很大方,敢于表露。但私下里,大家對于小錦的孩子都不感冒,因為這孩子話太多,而且不尊重他人,明明有時候對方都有了抵觸、厭惡情緒,但是小錦的孩子還是意識不到,滔滔不絕自顧自的表述,讓人煩不勝煩。雖說對于孩子,成人大多都有包容心態,但占用他人時間,打斷他人說話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分清楚場合說話。英國的伊羅絲曾說過:“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種資格,我會說那需要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適量的愛心。”這句話是非常適合于廣大父母作為教育準則。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我們一定要拿出足夠的耐心,不能因為孩子話多就粗暴對待,也不能聽之任之而自由發展。尊重孩子的天賦,并將之發揮到最大化,這是為人父母的職責。您家的孩子話多嗎?針對于孩子話多的問題,您又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和我們一起分享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