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家在上海的一名剛7歲的小男孩,騎車找跳廣場舞的奶奶,獨行5公里,幸好遇到了民警,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我們先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
晚上19點鐘左右,在上海的某路段,一名7歲的男孩,騎車多次穿行在馬路上,好幾次都險些和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而且他身邊沒有大人陪同。
值班民警發現后,趕緊攔下,隨后帶回派出所詢問。這才了解到,小男孩的爸媽均在外地工作,男孩一直由爺爺奶奶撫養,而這次他是趁爺爺不注意,自己騎車外出尋找,正在跳廣場舞的奶奶。
小男孩騎著自行車過馬路、穿橋洞,不知不覺就獨行了5公里多,也沒有找到奶奶。
民警問他,家在哪?小男孩很認真地說出了父母的名字以及自己家住小區名字,但卻記不住手機號。
民警通過系統查詢到小男孩的父母,并且聯系到了他的爺爺,很快爺爺就來認領了。
但被民警嚴肅批評:你們要看好小孩啊,××路上車輛那么多,萬一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后悔都來不及!
像上文中留守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不在少數,有些孩子平時由爸媽帶,暑假直接送到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家。
這樣周期性的"交替撫養",就容易出現問題,可能是對孩子看管不嚴或看管過嚴,但不管是哪種,都對其成長不利,而且容易出現意外。
孩子放暑假,安全不能懈松
湖北十堰8歲男孩在景區離奇失蹤,僅因為媽媽低頭看了一眼石子,抬頭孩子就不見了。到今天已經過去了14天了,孩子仍然沒有消息,家人依然在繼續尋找,希望孩子只是被好心人帶回家了。
暑假過去一大半了,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兒童走失、溺水的報道。作為媽媽,每每看到這樣的事件,都會表示心痛。
孩子最后找到或者沒出意外,還能松一口氣,如果真的出了事情,真的追悔莫及。
幫孩子建立安全意識
暑假對孩子來說是放飛了,自由了,但家長緊繃的"安全弦"不能松懈,而且要幫孩子建立安全意識,如果孩子走散或走失后,教他如何從容應對。
?求助警察而不是路人
如果孩子走散了或者找不到家,應該第一時間去求助警察、保安、門衛工作人員等,而不是路上行走的陌生人。
同時讓孩子注意留意身邊是否有醫院、商場、銀行等場所,可以向其工作人員求助,但不能隨便問身邊的路人,更不能聽信上陌生人的車。
?原地等候不凌亂
孩子迷路了或者跟家人走散,最穩妥的方式是在原地徘徊等候,而不是亂跑。
到處亂跑可能會讓家人更凌亂。找來找去很容易分叉,這樣你也找不到我,我也找不到你。
但原地等候的前提是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
如果是在景區、海邊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可以找導游或工作人員求助,景點的固定攤位也是可以的,人員穩定也會給予孩子幫助。
?告誡孩子什么是"危險"
我們只告訴孩子什么是安全,怎樣保護自己,但卻不告訴他什么是"危險",即使他遇到了,也不一定知道這是危險的。
比如常見的一些安全警示牌,提示語,要跟孩子說清楚,講明白。而不是簡單的一句"有危險,別碰!"
我們一家人坐車出去玩時,大寶看到紅綠燈就會跟我說:"等下看我的爸爸到底知不知道要停車,紅色的是不能走的!"
這句話每次他遇到"紅綠燈"都會說,雖然他知道爸爸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但他還是會興致勃勃地跟我一起"猜"。
有時帶二寶去廣場玩,大寶就會在前方指揮:"弟弟,你要注意安全,井蓋不能踩,看到沒,踩了就會漏下去的,那就見不到我了,一定要注意哦,我都不踩的!"
過路口也會提醒弟弟:"停下來,有車!"在這方面我只要靜靜看著,就好,必要時拉著二寶,大寶不僅知道規避風險,而且知道"危險"的后果,所以都會比較守規矩。
暑假帶孩子出去玩,或者孩子上補習班,都建議配置一定的物質,包括電話手表、食物和少量現金。
★電話手表
現在的兒童電話手表都非常先進,給孩子佩戴可以定位的電話手表,孩子在哪都能清楚知道。
并且存上家人的電話,教給孩子如何使用,以及如何用電話手表"求救"。
善用高科技,能讓我們家長省心不少,而且電話手表一般都比較簡單,字體也大,孩子能看得更清楚。但要注意,選擇大品牌的更有保障。
★食物和水
給孩子準備好食物和水,并且讓他隨身攜帶。即使孩子真的走丟了,不會餓肚子,也不會因口渴喝陌生人的水而中毒。
這些食物可以讓孩子保持體力和精神狀態,不至于饑腸轆轆。
★少量現金
有少量的現金,如果孩子在走丟或迷路時,可以自己乘坐公交車或買自己所需要的食物。
現金對孩子非常重要,不能因為擔心孩子亂花錢,從來不給孩子現金。如果孩子陷入困境,也許這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當然,在之前也要做好財商教育,教孩子如何正確合理的花錢,這樣他才能知道如何使用金錢。
枕邊育兒寄語:
暑假還有20多天就要結束了,但孩子的安全卻時刻心系著家長。不論在什么時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教給孩子防御危險的能力,也要教給他識別"危險"以及嘗試擺脫"危險"的能力。這樣孩子才算真正的在成長,你說呢?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喂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