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家寶寶一直都是奶奶帶,中午下班回家的時候,本來和奶奶玩的非常好的寶貝。自從媽媽進門的那一刻孩子就變得非常的鬧騰,非得讓小影抱著,然后媽媽走一步,孩子都要跟著。孩子的奶奶非常感嘆的說,你媽不在家,自己玩得也很好。和我一起特別乖,只要媽媽在家這孩子就哭鬧不止的。這可真的是:“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心理學家:為啥媽媽在與不在孩子大變樣?
心理研究指出,寶寶0到6歲是與父母形成安全依戀和信任關系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在這個時期和家人發展出安全的依戀關系,對他未來的人際關系會有正面的影響。那么媽媽是寶寶最信任的人,孩子特別喜歡粘著媽媽,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這個時期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愛其實非常重要,讓孩子有安全感。擁有了爸爸媽媽的愛,孩子的情感才能夠得到滿足,從而一點點走向獨立。
當孩子依賴媽媽的時候,家長不能把孩子推開,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感到不安,從而對父母失去信任。長期下去,寶寶遇到什么困難挫折,都不會第一時間找家長分享,尋求幫助。所以說媽媽要讀懂寶寶粘著自己的原因。原來,寶寶見到娘,無事哭三場,這里面的原因還這么特別暖心呢!“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一、寶寶因為對媽媽信任,才會任性。
高爾基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經常會聽到很多帶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這樣說,只要他媽媽不在跟前,這孩子就特別的乖巧聽話。媽媽一出現就會開始作,一點都不聽話了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媽媽不在跟前的時候,孩子不敢撒嬌、不敢任性。只有媽媽在的時候,他們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寶寶知道,無論自己怎么耍賴,媽媽都會幫助他解決麻煩。所以說寶寶對于媽媽的這這種親密的信任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二、孩子在媽媽面前的情緒是正常釋放。
很多寶寶都會在媽媽面前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說有的寶寶在幼兒園里受了委屈,會忍著不哭。然后看到媽媽的那一瞬間,他們的眼淚就會止不住流了下來。因為在孩子的心理,媽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在別人的面前,寶寶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的很好。如果見到了媽媽,就像到了避風港一樣,忍不住撲進媽媽的懷抱里,把所有的情緒盡情的發泄一下。這個時候媽媽需要好好的擁抱一下孩子,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讓寶寶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然后自然心情就會很好了。
三、孩子對媽媽特別依戀。雨果說,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寶寶愿意粘著媽媽,說明他非常愛自己的老媽。因為想引起媽媽的注意,經常才會在媽媽面前撒嬌,會用很多的小動作來讓媽媽對自己關注。
群里有個寶媽說,家里的女兒三歲,在幼兒園不哭不鬧,自己吃飯自己穿鞋。能做的事情基本可以自己做,但只要她在家,女兒啥事都是要找媽媽。之后這位寶媽問自己的老媽這是怎么回事。老媽說,你在家都跟我撒嬌呢,何況她是三歲小孩,想想好像是這個樣子。
只有在媽媽身邊,自己會卸下所有,還原自己最原始樣子,依賴著自己最愛的媽媽。
枕邊育兒寄語:
為啥孩子在媽媽面前特別愛哭?心理學家:因安全依戀關系,寶寶最幸福事情就是,在媽媽的懷里撒嬌,然后還能被父母溫柔地接納。孩子暖心粘人的日子,其實就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讓我們和寶寶一起享受這個暖心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