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去上幼兒園,還要看這幾方面
下午閨蜜發來消息跟我說,她懷孕八個月了,實在照顧不了兩歲半的姑娘,就一狠心把她送幼兒園了。誰知幼兒園老師今天打來電話表示孩子真的還不適合去幼兒園。眼瞅著幼兒園一個月過去了,孩子的分離焦慮不但沒有緩解,而且每天上午都會哭,而且會嘔吐。綜合判斷后,幼兒園建議她還是把孩子接回家照顧。很多孩子兩歲就上托班了,為什么她就不能去幼兒園?通常來說,去幼兒園的年齡最好不要低于三歲。然而孩子和孩子之間雖然看起來年齡相仿,但是各項生活技能,心理發展狀態都千差萬別。所以年齡并不能作為是否適合去幼兒園的標準。具備什么能力才能更好適應幼兒園生活
很多寶爸寶媽由于自身的原因,希望早一點送寶寶去幼兒園,一來減輕家中負擔,二來也能讓孩子及早的社交和學習。然而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兒園,還要看孩子是否具備一些基本能力。孩子的這些基本能力,能保證他在幼兒園里安安全全,吃飽睡好,交到朋友,快樂的度過一天。反之則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直接造成“被退園”的后果。語言溝通能力是說能夠向照顧著提出要求,在被詢問的時候,也能回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有些媽媽認為的會說話就行。在大部分幼兒園,兩個老師要面對十幾個孩子,沒辦法像在家一樣提供一對一的幫助。一個朋友家的孩子樂樂,說話還不是很利索。去幼兒園后的一個禮拜,媽媽發現每天晚上接回家,都要暴飲暴食一頓,追問之下,說中午沒吃飽。原來他鄰桌的孩子,一直會拿他的食物。而老師并沒有發現,他也不會主動跟老師溝通。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上幼兒園的必備條件,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等。可以不熟練或偶爾出錯,但是不能完全不會。其實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可以著重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了。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要求規律的作息。早晨的活動、課程、中午的午休等等都是有固定的時間安排。舉個例子,如果寶寶的作息不是很規律,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吃飯的時間想要睡覺,或者上課的時候餓了要吃東西。值得注意的是,不睡午覺不屬于作息不規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尊重孩子不睡午覺的權利,只要不睡午覺下午也完全能夠支持,是沒什么不行的。幼兒園是一個小孩密集的地方,很多寶媽會發現,孩子剛去幼兒園就會生病。三歲入園也是因為三歲后孩子的免疫系統就會發育完全。但有些孩子身體很弱,就要考慮是不是推遲入園時間。尤其是在春秋流感等疾病高發的季節更是如此。在入園前要做什么準備
對于分離焦慮嚴重的孩子,上幼兒園是他生命中第一個巨大的挑戰,建議寶爸寶媽還是要采用循序漸進的做法,在尊重寶寶節奏的前提下,慢慢從家庭生活向幼兒園生活過渡。表妹送外甥去上幼兒園之前,就會經常在假期帶他去幼兒園的游戲場地玩耍,偶爾也會帶他參加哥哥班上的親子活動。他對幼兒園充滿向往,并且還沒有入園,就已經對幼兒園非常熟悉,所以在兩歲入園的時候非常順利。先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熟悉場地,也讓孩子判斷下,自己是不是喜歡這里?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他的焦慮感和增加他對幼兒園生活的向往。未知的世界總是帶來恐懼,對大人如此,對孩子也是一樣。所以有必要讓孩子提前了解一下,到幼兒園去,到底是做些什么?有很多繪本都描繪了幼兒園的生活,小朋友們一起游戲,一起吃飯。大寶去幼兒園之前,就是看到一個繪本中說幼兒園的下午茶是水果蛋糕,他自己超級愛吃蛋糕,這就使得他對幼兒園生活充滿了期待。某種意義上來講,進入幼兒園是比在家喪失更多“自主性”的生活。很多孩子不喜歡這樣被管束。所以,在去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根據繪本中描述的幼兒園生活,來玩“幼兒園過家家”游戲。讓寶寶在游戲中扮演老師,家長扮演寶寶。通過角色互換,讓孩子更有掌控感,對入園也就沒有那么抵觸了。園長建議:輕松解決入園哭鬧
即便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問題,也解決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抵觸。大部分孩子和幼兒園最初的記憶,都是伴隨著歇斯底里的哭泣,和媽媽別走的大喊。對于這種景象,園長已經見怪不怪,并且還有自己獨創的“小套路”來解決寶寶們最開始的拒絕情緒。大寶所在的園中,是會建議有條件的家長陪讀一周。在這周的前半段,家長陪寶寶吃陪寶寶睡,全程跟隨。這三天可以叫做體驗期,孩子在充滿安全感氛圍里充分體驗幼兒園生活。接下來的兩天,家長在家長休息室呆著,孩子知道你在附近,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而經過前三天,大部分孩子就能在沒有家長一起的情況下,平靜的度過。第二周送寶寶上幼兒園,當爸媽離開之前,跟寶寶說:寶寶,媽媽今天有事兒,就不陪你了。你今天和小朋友好好玩,等吃完晚飯媽媽就來接你。這樣說一是強調家長是因為有事情要處理,而不是把孩子當做麻煩推出;二來,是約定了接孩子的時間讓娃有一種預期穩定的感覺。小朋友通常都會點頭,然后走進教室。一般而言,這樣風平浪靜的度過一周后,孩子開始意識到,父母以后都不會再出現在幼兒園陪我上課了。于是就開始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了,這時不要放棄,媽媽可以和孩子說:“你不想和媽媽分開,媽媽也不想和你分開”(我理解你的感受)“但媽媽有很重要的事兒要去做”(外力導致,并不是我要拋棄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哭哭哭,家長要當機立斷的把他遞給老師。注意不是讓老師主動抱,這樣娃就會認為老師搶走了他,而在教學生活中不配合。離開時不要回頭看,這樣孩子會認為哭有作用,會一直哭下去。實際上等家長走了,很多孩子就會停止哭泣。幾分鐘后,他們就會覺得幼兒園很好玩,也就不會哭了。孩子是否可以上幼兒園,年齡從來不是唯一標準,主要還是要看孩子自己是否做好準備。因為當孩子還沒有做好準備,而被過早的送入幼兒園,其實會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