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派出所接到女孩母親郭某報警,稱其女兒(13歲)在家中遭酒后的劉某性猥褻。女孩當天眼睛都哭腫了,至今精神狀態(tài)仍不好。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其實這種兒童性侵的比例還不少,我們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根據(jù)每年公開報道的性侵幼童案件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6年性侵兒童案年均300起以上,2018年經(jīng)曝光的性侵幼童(18歲以下)案例317起,受害兒童超過750人。最可怕的是性侵犯兒童的案件中70%-80%都是熟人作案!2015年順德法院對三年來順德法院辦理的強奸、猥褻和賣淫等性犯罪案件進行了系統(tǒng)調研。208起案件中,熟人作案為175件,比例高達84.13%。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么可怕數(shù)字呢?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么可怕數(shù)字呢?
這些事件的背后,有的是兒童家長過于疏忽或者對兒童性教育的不重視;有的則是社會文化和司法背景下過低的犯罪成本;最根本的原因,離不開大環(huán)境下人們對性關系中“Yes or no”的諸多避忌與模糊的理解。了解熟人性侵中的謎團,學會保護受害者,避免成為加害者,更是避免相關事件發(fā)生的第一步。這種痛,竟有這么多的未成年人經(jīng)歷著。那么,家長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小孩子做好自我防范呢?1、讓孩子學會分辨性侵行為。教導孩子懂得身體是屬于自己的,有保護自己身體的權利。無論男生還是女生,身體的某些被衣服覆蓋的地方,是不允許別人看,也絕不允許別人觸摸。孩子也許并不能分辨出什么樣的行為屬于性侵行為,也難以判斷該行為是否正確。家長要告訴孩子,你的重要部分是不能讓別人摸的,即使是熟人也沒有這種權利這么做。當他們摸你的胳膊,或者屁股,或者是讓你脫衣服,還有讓你去摸他的身體等,一定要直接拒絕,迅速離開,并馬上告訴父母。
2、讓孩子信任父母。父母要向孩子保證,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說的是真話,父母一定會信任他,并會盡力跟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法。很多犯罪分子會用暴力威脅、恐嚇孩子,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無論什么情況父母會一直保護他,不會讓他受到傷害。生活中家長們不要隨意打斷孩子說話,這樣會忽視孩子表達和傾訴的需求,從而讓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算遇到什么傷害也不敢告訴父母。
3、與陌生人保持距離。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與陌生人說話,在一些性侵案件中很多孩子都被犯罪分子以零食、金錢等哄騙而上當受到傷害。父母要讓孩子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對于陌生人給的東西未經(jīng)父母或其他家人同意,不要隨意吃。對于尋求幫助的陌生人,可以向父母或大人求助,讓大人進行對其幫助。4、轉變觀念。父母對談性色變的觀念一定要改變,一直以來,中國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性教育都非常保守,基本不提及,這也是很多孩子受到傷害卻不知道該怎么解決的一個原因。除了學校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安全性教育的同時,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性教育也要同步進行。在對于孩子的性教育過程中,簡潔直接、不回避,不閃躲,可以通過語言交流以及閱讀兒童性教育相關書籍,幫助兒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