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能不能別插嘴!”我剛收拾完家坐在沙發(fā)上休息,突然聽到隔壁婷婷家的爭執(zhí)聲(開著門)。
“我就覺得你說得不對,怎么就不能說兩句了?”傳來婷婷老公的聲音。
一聽就是因為孩子的在樓下的咖啡廳里,婷婷火冒三丈,看到我后說:“我倆吵架,你們都聽見了吧?快要把人氣死了!每次我一管孩子,他就跑出來護犢子,現(xiàn)在孩子都有點管不住了,他就覺得他爸爸是保護他的,有時候還和我作對呢。”
“你倆總是這樣當著孩子的面爭執(zhí),孩子還是當事人,你們覺得他會沒有想法嗎?"我也毫不留情地說道,“不是我說你,至于嗎?每次都這樣。”
看著垂頭喪氣的婷婷,我說:“知道體操冠軍劉璇吧?給你看看人家夫妻是怎么帶娃的。”綜藝節(jié)目【新生日記】最近吸引了不少寶媽的關注,尤其是劉璇王弢這一家的育兒方法 ,讓很多家庭都為其點贊。
看劉璇王弢如何育兒
體操冠軍劉璇家喻戶曉,她老公王弢則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是單簧管演奏家,兒子雄赳赳活潑可愛,后來劉璇又生下一枚小公主,在這樣的一個四口之家,劉璇和王弢是如何共同育兒的呢?
和很多家庭一樣,節(jié)目中能清晰看出劉璇是“虎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采用體育鍛煉中的高標準嚴要求。而王弢則是“貓爸”,對待兒子雄赳赳溫和有加,和風細雨。
當聊到這里的時候,婷婷驚訝地說:“這管孩子的方式也太不一樣了,他倆不會因此而吵架嗎?”
是的,他們非但沒有吵架,反而是恩愛有加,互相扶持。節(jié)目中的一件事情,更加看出來王弢身為爸爸和老公的過人之處。
雄赳赳不想練習寫字,而媽媽卻說:“寫字這件事情,你哭也得寫,不哭也得寫,開開心心也得寫,翻滾著也得寫。”他一開始向爸爸求助無果,就開始嚎啕大哭。王弢馬上把兒子抱到一邊,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又和媳婦說:“我陪一會兒孩子,你休息一下。”
當聽完這個故事后,婷婷說:“如果是在我們家,我老公肯定就嫌我把孩子惹哭,開始指手畫腳,又是一頓吵。”
那么同樣在家里都是育兒理念不同,為何劉璇王弢就能呈互補模式,其樂融融帶娃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夫妻可以有不同的育兒方式,但別互相拆臺
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如果育兒理念不謀而合,那自然不用說。但若夫妻雙方的育兒方法不在一個維度上,我們來看看普通家庭的解決方法一般有哪些?
互相拆臺,據(jù)理力爭,表明對方的管教方法有問題;
有一方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任由對方發(fā)揮;
嫌發(fā)生爭執(zhí)麻煩,出去躲清靜。
婷婷家是第一種情況,她和老公沒有人愿意讓步,都想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占據(jù)主導地位。閨蜜家是第二種情況,老公常年在外出差,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話語權,也就索性不聞不問。
一個家庭中存在如此不同的教育理念差異,如何才能教好孩子呢?
從王弢帶娃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其實對于劉璇的“鐵血教育”也持不認可態(tài)度,也說過“孩子真可憐”之類的話。但他自始至終都沒在孩子的問題上和劉璇發(fā)生過爭執(zhí)。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王弢知道雖然劉璇的教育方式有點“硬”,但她的出發(fā)點是愛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即使劉璇外出,給孩子布置的任何作業(yè),王弢都能陪娃按照要求完成。
而王弢的那句:“你休息會兒,我來陪孩子。”也打動了很多寶媽的心,有網(wǎng)友說:“有時候最氣的不是孩子不聽話,恰恰就是沒有人說讓我休息會兒的話。”
所以說,父母兩人的管教方法可以不同,但必須要同心,要理解對方。
夫妻同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有人說,孩子越大越難管,再加上家里還有一個豬隊友。建議可以在家里組織一起看這種育兒節(jié)目或者夫妻相處類的節(jié)目,從其他優(yōu)秀家庭的身上學習如何經(jīng)營好自己的小家,如何更好的帶娃。
想當初剛有大寶的時候,我和娃爹也一度陷入了這樣的爭執(zhí)。甚至有那么一段時間,他覺得我就是在沒事找事,我覺得他就是在等著看我的笑話。但還好我們都比較理智,即使懸崖勒馬,分析育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本。后來有了二寶后,更是駕輕就熟,我和娃爹之間的感情也增分不少。
我們找到的問題根本是什么呢?
育兒方式不同沒關系,重要的是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彼此的心態(tài)正在發(fā)生變化。可能有了孩子之后,夫妻雙方都開始發(fā)現(xiàn)對方隱藏的“BUG”,彼此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也都開始顯現(xiàn)。
就像劉璇和王弢,一個是五歲開始練習體操,一個是三歲開始學習樂器。他們的生長經(jīng)歷不同,接受過正規(guī)體育訓練的人,身上都有一種常人無法承受的堅強和毅力,而自小學習音樂的人,多的是一份優(yōu)柔淡雅。
他們深知彼此身上所擁有的這些不同,但并沒有要求對方去做出改變。相反是在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好配合,做好彼此的互補。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所以雄赳赳是一個暖男,他會和媽媽說:“我愛你”,會在晚上入睡前告訴媽媽:“我會想你的。”這就是生活在不同教育方式之下的孩子,他沒有變得叛逆,沒有不服從管教,反而在爸爸的引導下,更加愛媽媽,更加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
枕邊育兒寄語:
聽我說完這些后,婷婷說她要趕緊回家和丈夫一起看這個綜藝,好好學學人家怎么帶娃的。育兒的時候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人愿意想辦法改正和解決。你家的育兒方式是怎么樣的呢?有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