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人之常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需要做的事情,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家長們也對娃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希望。不知道你是否這樣認為? 生了閨女干嘛還要努力?
都說生男生女一樣,但是還有很多家庭存在老一輩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一心要生兒子傳宗接代。
有一個朋友的表哥,自己做生意,他踏踏實實時工作,努力賺錢。結婚兩三年的時間就換了車,買了大房子。他家第一胎是女孩子,于是讓老婆再生個二胎,因為自己想要兒子繼承家業。他求子心切,帶著老婆做了人工干預,但是娃兒早產沒有保住。
在打算生二胎時,老婆說打針非常疼,不去做人工干預。因為看不慣老公非得生兒子的想法,自己也不想再遭罪。夫妻二人因為這件事經常吵架。要二胎的事情就這樣被擱置了,表哥從此也不上心做生意了。
原本紅紅火火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差,生意也開始虧損。大家都覺得很可惜,表哥能力非常強,為什么把原本盈利的生意,做到現在要破產的狀態呢?
沒有想到,表哥是這樣回答的:我只有這么一個女兒,不需要奮斗了。就算是賺了很多的錢,以后還不知道便宜了誰家的兒子。和我又不是一個姓,憑什么努力呢?
表哥的這種思想真的是和老一輩人太像了,這也讓很多生女兒的家庭都特別生氣。有說表哥不對的,當然也有說他言之有理的。
有評論說,沒有生兒子確實是人生的一大遺憾,自己和老公都喜歡男孩。尤其是山東那邊,家里沒有生兒子,出門都不好意思抬頭的。很多人都會嘲笑百年之后沒有人給你養老送終。那里的人,大多數拼命工作,努力賺錢,要二胎、甚至三胎都是為了生兒子。
還有評論說,將來以后女兒遠嫁他鄉,可能父母離世之后連個上墳的人都沒有。大家只看到媳婦去男方家掃墓,很少見女婿給岳父岳母掃墓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并不是迷信,更談不上什么重男輕女,事實擺在面前。
不用說家庭條件不好,如果沒有錢,兒子娶不上媳婦。其實孩子20多歲娶不上媳婦,那可以等到30歲,不行就35歲、40歲。放低要求,娶回媳婦就可以做到傳宗接代了。
但女孩兒就不同了,如果一個女生30歲還沒有嫁出去,等到35、40歲了,想嫁一個理想的老公會非常困難。
“重女輕男”的思想要不得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獨生子女結婚了,結婚之前說好生兩個娃,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女方也不要什么彩禮了。但是第一胎生了女兒跟了婆家姓,第二胎又生了男孩,婆家這邊說什么都不讓孩子隨母姓了。
歸根結底,這還是重男輕女,想要孫子的思想。全家人表面上說男孩女孩都一樣,家里生了個男孩,但是打心里都是自豪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還有人會說,如果家里很有錢,也不重男輕女,其實到最后財產還是給兒子多。并不是說不想給女兒嗎,因為感覺辛苦一輩子賺的錢都給了女兒,其實就是給了女婿,父母心理上不平衡。可能沒有生兒子的人,都有這樣的思想。
現在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一樣的,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有的倆娃,多娃的家庭很少。也有一種觀念,覺得還是生兒子好。
因為女孩子將來以后要面臨很多的痛苦,比如說每個月的生理周期會有姨媽疼。生孩子還要去鬼門關走一遭,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提防那些不懷好意的男人。
但是無論生男孩還是女孩,既然已經成定局,就不要再去糾結了。父母要好好養育孩子,讓他們健康的成長。不過,我們身邊還有“重女輕男”的思想,兩口子都想要女孩,覺得有女兒才算如愿。
養育男孩和女孩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家長要采取合適的方法,這樣才能夠讓娃成為最好的自己。女孩子的情感比較細膩、心思縝密。而男孩子動手能力很強,喜歡探險,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周圍的一切。
家長可以多讓男孩子做一些家務勞動,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給足空間和時間,讓男孩全面發展,在將來釋放更多的能量。
也可以讓女寶玩積木等有創造性的玩具,多和女兒一起談論數字思維等,這樣也會讓女孩子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女孩子相對來說好帶一些,因為他們懂事,而且理解能力強,長大以后也比較心細,孝順父母。男孩子從小比較淘氣,大大咧咧的,沒有女孩子省心。
枕邊育兒寄語: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作為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導,讓娃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