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后,李鴻章與張之洞等人,卻狠狠扇出幾巴掌
1900年6月,慈禧因為收到一條情報:洋人希望她還政于光緒。一怒之下,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向十一國宣戰,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這十一國,幾乎囊括了當時世界上的所有強國:英、美、法、德、日、俄等。于是,慈禧一方面借義和團之刀殺洋人,同時準備將宣戰詔書下至全國,要求各地進入戰備狀態。但是,“支持義和團,宣戰洋人”的詔書剛到各地,郵政大臣盛宣懷(就是那個摩擦胡雪巖的人)直接將慈禧的下詔扣押,只給各地督撫閱覽,并電告各位封疆大吏,不要奉此詔。各地督撫看得明晰,如果任由慈禧胡鬧,大清非亡了不可。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在疆臣中最有威望,深得寵幸,覆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李鴻章這一巴掌扇得妙,只要是他認為不合理的詔命,都可以用“帝后被義和團挾持,無奈而下的亂命”為由,紛紛駁回。隨后,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骙、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等人,也均用此理由回拒清廷。拉開了“東南互保”的序幕。張之洞甚至還提出了“李鴻章大總統”方案:一旦清廷與洋人開戰,如果戰敗,京師不保,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主持大局。這還不算完,在各位封疆大吏的支持下,盛宣懷牽線,上海道余聯沅邀請各國駐上海領事舉行會晤,議定《東南保護約款》、《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等,達成了南方諸省與十一國和平相處的基本原則。東南互保正式形成。后來,越來越多的封疆大吏加入東南互保,陜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盡管沒有明確加入,也表示支持。再后來,東南互保的范圍已經擴大到東南、中南乃至西南各省。半壁江山,脫離了慈禧的掌控。這些漢臣,之所以連慈禧的旨意都敢違抗,除了慈禧的行為荒唐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實力的強大,晚清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其實,這顆擺脫朝廷的種子,在太平天國的時候就已經埋下,最終在義和團時發芽。太平天國一爆發,八旗與綠營帶著爐渣一般的戰斗力,被摩擦得體無完膚。無奈之下,清廷開始重用漢臣,允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先后辦團練,興建湘軍、淮軍,以平定太平天國各王。最后,這些團練確實打贏了,但漢人督撫的權柄,也成為單行線,在膨脹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督撫們保留了鎮壓太平天國的厘金、捐輸等權力,曾國藩、胡林翼等督撫改變舊制,逐漸掌握了軍權、財權和吏權。他們也有了與清廷叫板的實力。所以,當慈禧如此不顧后果的宣戰后,南方督撫們狠狠地抽了慈禧幾巴掌,打得慈禧當時也是毫無還手之力。如果真的為了面子還手,那么清朝很可能在1900年就滅亡了,李鴻章大總統計劃正式實施。當然,被打臉的慈禧沒有咽下這口氣,后來形勢好轉,便指派練兵處襄辦大臣鐵良南下改革,削弱了督撫們的權力。同時,隨著劉坤一、李鴻章等核心總督的謝世,東南互保隨之瓦解。但清廷失去了這些晚清重臣后,滿漢之間的矛盾失去緩沖,最終造成北洋集團的一家獨大。參考資料:《清史稿》、《東南互保章程》、《中國近代通史》、《義和團運動與二十世紀中國》、《余聯沅致盛宣懷函》、《義和團檔案史料》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