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分析(對照分析表):徐主任負責分析
這次考試成績上,我再強調一點:一些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退步比較明顯,需班主任老師及時分析原因,做好補救工作。對各班的尖子生以及成績還不錯但有弱勢學科的學生,畢竟是基礎年級,我們不能放棄他,還應全面抓。從現在起,由班主任牽頭,所有任課教師共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一般每位老師輔導2~3名學生,每位輔導老師每月至少給每位被輔導的學生談話3次,最重要的措施還是進行學科輔導。
二、幾點思考及后期工作相關要求:
(一)幾點思考:
1、正確對待數據,反思教學得失:
(1)從數據分析中找閃光點、找信心: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從學生進步中找到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本次考試,我們要求命題重基礎,凡是真正學的學生,都能拿到基本分,從我們的前50名學生平均分以及班級前40或30平均分來看,離均率負一半的兩個學科,目標基本達成,說明我們的基礎教學還是卓有成效的;另外,從分數段來看,我們400-430分以上的有133人,400分以下的有220人,說明同學們的基礎也還沒有差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且各分數段人數分布也較為合理,沒有形成斷層情況;再者,從目標達成來看,沒有完成保底指標基數的重點班僅有兩個班(超額完成的有四個班)。
(2)老師們下一步注意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有沒有一些低效的行為,然后采取改進的措施。同時引導學生注重進行學習后的反思,特別是引導學生進行解題后的反思:尤其從解法、知識的理解是否到位和解題失誤方面多總結,讓學生高度重視自己做題中所犯的錯誤,堅持進行習題糾錯和總結規律。學生們下一步通過半期主題班會,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現身說法,介紹學習的成功經驗。對其他學生也是很好的借鑒。
2、課堂教學:
I、課改中呈現出的不足:10月12號,我們召開了第一階段課改總結會,了解了各備課組的課改進展情況、在實施課改中存在的困惑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另外,結合我的聽課及檢查情況來看,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現在提出供大家參考,并請大家在教研活動時進行研討,以尋求最佳解決辦法。具體存在問題如下:
(1)課堂教學環節不完整,教學內容隨意性太大。組織教學環節、課堂總結、練習鞏固(不少課上一講到底,將學生作業、練習壓在課后,課后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保證,也沒有督查到位學生是否真正獨立完成,只能助長抄襲甚至不做的風氣)等多有不到位;教學內容、要求未按預設流程(實際備課)來進行。
(2)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個人二次備課缺少實效。組長要加強活動時間內的管理,不要變成談閑拉呱兒,要真做事、做實事。個人備課內容與課堂實際教學內容有出入,也甚至有人沒有真正備課或課后補備。
(3)主體突出不夠,主講的慣性太大。傳統的教學模式有點根深締固,教了、講了即完成任務的意識依然濃重,學生是否懂、是否真會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學生依然是被動的吸收,缺乏有價值的思考;引導、指導學生自學缺思路、少方法(在個人備課中沒有反映)。
(4)問題意識欠缺(王開明主任的追問教學法),知識點過于零散,整合不足。(導學案的運用要加強,徐主任專門督查,每周2節聽課),知識學習的目標在于應用,因此以問題為載體來學習鞏固知識可以說是有的放矢,以具體的問題直觀呈現遠比空洞的講解來得實效,同時也有利于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培養學生思維的慎密性;特別要指出的是,理科學科教學更要注重問題意識。
(5)教學的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落實。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任何老師都不應忘記我們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不僅僅是教書;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任課老師同樣要承擔管理學生的任務,起碼在自己的課堂上要管理好學生,同時利用學科知識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其努力學習,最大限度的將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另外,對學生教育(溝通與交流)的同時也起到了融洽師生關系的作用
(6)學法指導缺乏可操作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新課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引導、指導學生自學是每位教師都要踐行的基本工作,要結合學科特點將其融入充分的備課之中。22號物理公開課:課堂結構的調整。
(7)課堂板書無計劃。很多課聽下來,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殘缺不全,無主次之分,內容分布隨意性太大,甚至是寫了擦、擦了又寫,讓學生摸不著門道(板書持久傳達信息的功能非常重要,請大家務必認真對待,在備課中呈現)。
(8)關注學生學習狀態不夠。課堂教學的組織與適時提醒有助于師生在教與學中的默契配合,長期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會讓部分人 人在課堂心在外,也疏遠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不利于正常教學的開展。
II、合理使用教材問題:我們高一年級各學科主要是完成必修模塊的基礎教學,主要的任務是新課教學,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是教師推進新課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各備課組要研討的問題。下面,我就新課教學中教材使用問題談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1)適當拓展教材內容:教師要使用好教材,應該從“教教材”發展為“用教材教”,以學生“如何學”為著眼點,對教材巧裁剪、巧設計、巧補充,讓教材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教師要適當延伸教材,為教材注入充滿時代新鮮氣息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2)根據教學實際,重新組合教材內容:教材中的知識點,哪些是“不學也已經知道的”,哪些是“教師稍加點撥就能夠知道的”,哪些是“學生感到很費解的”,對不同類型的知識點要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特別是現在時間緊,課程還多,但要沉著冷靜。
(3)為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可通過實驗或其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創設教學情境;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學科發展史實創設教學情境;
(4)使用教材應注意的問題:以核心內容為基礎;符合學生的能力;倡導探究學習;授課內容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
對于各種教材,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合理的調整教學內容、授課順序,以彌補教材中的某些缺憾,使其更適合學生的發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III、教學中仍需堅持的問題:
(1)教學起點要降低,避免眼高手低。我們高一基礎年級教學應該花大力氣夯基礎。
(2)教學中重、難點要突出,避免事倍功半。
(3)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要“革命”,避免包辦代替,力爭將精選、精練、精講做到實處,以實現講一題、懂一法、會一類的目標。
3、教研活動:
(1)繼續研討好相關課型,借助第二輪課改的形勢,強勢推進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2)活動有預案,真做事、做實事。
(3)以面批、強化糾錯為抓手,抓細、抓實目標生的治偏補差工作。(數學組)
(4)活動的人頭足、時間足,真心實意,暢所欲言。
(二)相關要求(繼續做好 “抓規范、抓基礎、盯目標、優常規”的要求):
1、班主任邀請任課老師,開好班級的分析會,有計劃的落實學生學習常規的相關要求(下周內完成,要求書面材料呈交),確定班級希望生名單;協助語英老師將“兩語”早讀、隔日一聽及每周一練強化到位;以武術操運動會這一活動為契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召開好主題班會-強化運動安全);按時簽到,值班保質。
2、任課老師:
(1)做好試卷分析,反思跟蹤督查到位程度及平時教學中的教、學、練的對位情況;(徐主任檢查)
(2)每周及時做好面批記錄、課堂筆記檢查記錄、作業(含輔導用書)訂正檢查記錄,交備課組長集體呈報(以前完成情況不夠平衡,希望繼續強化)。(徐主任抽檢查)
3、備課組長:
(1)做好備課組內的學期考試總結(要求書面材料呈交徐主任檢查);
(2)繼續落實并深入開展課改的研討工作。
(3)每周教研活動中及時總結反思教、學、考的對位情況,以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