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脈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最大的山系。國內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托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于天山。新疆天山又稱中國天山或東天山,古名白山,又名雪山。
托木爾峰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境線附近,屬天山山脈中天山區,是山系橫亙新疆2500多公里的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也是吉爾吉斯斯坦的最高峰。“托木爾”,維吾爾語意為“鐵”。其主峰及周圍共10萬公頃山地,主要保護高山冰川及下部森林,生物群落及生態環境。地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
汗·騰格里峰天山山脈中科克沙勒嶺與哈爾克山的結合部位,是托木爾-騰格里山匯地區的高峰之一,海拔6995米。位于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界線上。在托木爾峰與騰格里峰之間,擁有中國境內最大冰川──南依諾爾切克冰川,長61公里,下游伸入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此外還有臺蘭峰東側的土蓋別里齊冰川地址: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界線上
阿克塔什峰阿克塔什峰,海拔6438米。位于東經80.8度,北緯42.3度,新疆溫宿縣境內。屬于南天山山脈,位于南天山高峰——海拔6627米的雪蓮峰正西6公里處,是雪蓮峰的姐妹峰。最好的攀登季節為8月份。從烏魯木齊至阿克蘇,再北上溫宿后東行60公里至破城子,然后須徒步沿木扎爾特河谷上溯40公里,至吐蓋別里奇, 再至阿克塔什峰。
雪蓮峰海拔6627米。位于東經80.9度,北緯42.3度。遠眺如盛開雪蓮,故得此稱。在中國境內天山第一高峰托木爾峰東北66公里處,屬于南天山山脈。上的衛峰和獨立山峰,包括6527米的東南衛峰,6472米的北衛峰,6156米的西南衛峰,西方和東北方向還分別有兩座標高6438米和6231米的姐妹峰。尤其是西邊的這座姐妹峰——阿克塔什峰,兩峰直線距離僅6公里,山體相連,就像一對孿生姐妹。
阿拉套山位于博樂市北約60千米。西接溫泉縣空郭羅鄂博山,山體西高東低逐步向東傾斜,東至阿拉山口呈部分低矮丘陵。全線東西長200余千米,南北寬度5—30余千米。以此山分水嶺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海拔4033米。由古生界和新生界各種灰巖、沙巖、沙質灰巖和泥質灰巖組成,呈五顏六色。阿拉套山的狼較多,挑戰的朋友要注意安全。 地址: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北部
婆羅科努山(博羅科努山)也稱婆羅科努山,蒙古語,意為“水貂湖”,東西走向長130千米,南北寬130千米,位于尼勒克縣東北面,東與依連哈比爾尕山相連,西與科古爾琴山相接。博羅科努山從伊犁州果子溝(伊犁河谷)附近 到烏魯木齊南面、鞏乃斯林場北方。地址:伊犁河谷到烏魯木齊
阿吾拉勒山阿吾拉勒山 像個挺拔的衛士一樣,阿吾拉勒山守護著我們所熟悉的大兩大谷地——鞏乃斯河谷與唐布拉谷地,而位于兩大谷地之中的鞏乃斯草原與唐布拉草原便是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的“中國最美的草原”之一伊犁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址: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與新源縣的分界山。
依連哈比爾尕山山名在蒙古語中意為“花斑狀的肋形山”。哈薩克語,意為“肋骨”,位于尼勒克縣東北部,東部屬和靜縣,南部屬尼勒克縣,北面屬烏蘇市。此山西接博羅科努山。《新疆圖志》稱此山為喀林哈畢爾噶山,意為“硬肋”。最高峰為4 590米。地址:新疆尼勒克縣東北部
博格達峰蒙古語“神山”、“圣山”、“靈山”意思,明清時期是漠西蒙古和碩特部的游牧帶。是天山山脈東段的著名高峰。海拔5445 米,是天山東部博格達山的最高峰,與其并列還有兩座海拔分別為5287 米、5213 米的雄峰。三峰并立,酷似一只筆架,當地牧民把它們合稱為三座神山。山峰3800 米以上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區,白雪皚皚,故有“雪海”之稱。登博格達峰,難度極大。天池在其半山腰。
喀爾里克山從漢唐時匈奴活動的蹤跡看,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把喀爾里克山當作圖騰崇拜,因山賜予他們衣食,他們稱之為“白山”,冰川、積雪較多,在歷史記載中,又被稱之為“折羅漫山”。兩位公主遠嫁至此:劉細君,漢武帝的侄女,嫁給烏孫王;”解憂公主,細君到西域后,在憂怨中死去,解憂便接了班。作為西域咽喉的蒲類國便成了血與火的戰場。從漢武帝時開始,衛青、霍去病、李廣利、趙充國,以“先后出兵蒲類,于匈奴互有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