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大概是基于猶太人受宗教而不是人種限制的觀點而形成的。
在希特勒之前,原因確實如此。在西歐中世紀或者是沙皇時期,人們認為一個信仰基督教的猶太人不再是猶太人。當然,這樣的人會受到較一般基督徒更為嚴格的監督(比如說在西班牙收復運動后期出現這種狀況),但一旦證實信仰為真,他會成為基督教社會里完全合格的一員。
一個人如果有三或四個猶太人祖輩,那么他就是猶太人。一個人如果有一或兩個猶太人祖輩,則被認為是猶太人混血。而混血是否被認為是猶太人完全取決于他的行為。和猶太人結婚、交朋友,或者是對政府不滿都會讓猶太人混血成為猶太人。反之,和非猶太人結婚,對政府忠誠則會降低變成猶太人的危險。眾所周知,陸軍元帥艾爾哈德·米爾希是納粹德國空軍的司令官,他也擁有猶太人血統(但根據《紐倫堡法案》,不算是猶太人)
在德國,如果不能隱藏自己的猶太人身份,生存將會變得無比艱難。政府權力巨大,每個人的數據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一位政府官員完全知道你的祖父母是誰,如果他們中有兩個或三個猶太人,你唯一的希望就是盡快逃離這個國家。在其他國家,政府通常效率不高,所以納粹在尋找猶太人的過程中會遇到當地居民和教堂機構的蓄意破壞,過程也會因此受到阻礙。所以他們經常會讓猶太人自己站出來(真的有許多人這么做),或者找當地的線人獲得消息,還有可能根據身體特征(比如說割禮)來判斷。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占領的不同國家,情況各不相同。在法國,納粹在逮捕猶太人時會給被逮捕人辯解的機會,因為他們擔心抓到一個不具有猶太血統的法國人。而在波蘭或俄羅斯,納粹則不會那么小心謹慎。這也就是我想敘述一個發生在法國(因為在法國,猶太人更易存活下來)的故事的原因。這個故事出自于《一袋大理石》——約瑟夫·喬佛撰寫的一部自傳小說。
此小說已經被改編成電影↓↓↓
納粹占領法國后命令所有的猶太人都戴上黃色星星從而易于辨認,這時,一個理發師召集一家人并對他們說唯一生存的機會就是所有人分開,然后去法國的另一片地方隱藏自己的身份。記住——他對家人說——永遠不要告訴別人你是猶太人。永遠不要告訴任何人,無論你是不是信任他。
10歲的約瑟夫跟隨其他家人逃到法國南部,一開始還跟他12歲的哥哥一起,后來則獨自逃亡。他去各地做各種工作,從來不透露自己是猶太人,最后存活下來。他曾受過割禮,這無法隱藏,所以只能裝作有包莖。一位醫生很八卦:“這很荒唐,很多法國的男孩都裝作有包莖。告訴我真相,我是你的朋友,保證不會告發你。”但是不管這醫生怎么保證,約瑟夫一直嚴防死守,閉口不言。他想說,但是卻一直記得父親的教導。
1944年,約瑟夫14歲,住在工作的農場里。農場主是納粹的支持者,但從未懷疑過約瑟夫是猶太人。每天晚上,他都會對約瑟夫說猶太人是世上一切罪惡的始作俑者,如果殺掉一半猶太人,另一半會以此為警示。有時,約瑟夫也會拷問自己,是不是僅僅因為是猶太人,所以他是罪惡的人。之后,對這個年輕人來說,事情變得更復雜,因為他愛上了農場主的女兒。
然而,德國軍隊撤退了,這時法國游擊隊員占領了這片土地。他們想找出當地主要的納粹分子,當地人把矛頭指向了約瑟夫的農場主,于是游擊隊員建好絞刑架準備絞死他。這時,約瑟夫站出來說:我是猶太人!這個人假裝是納粹支持者,他是為了保護我!
農場主被放了。約瑟夫說他既不是因為高尚的品德,也不是因為農場主的女兒而站出來。我只是想讓這個男人知道,在他生命的盡頭,是一位猶太人救了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