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8萬左右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其中意外傷害占我國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6.1%,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長,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摘自央視網)
兒童安全無疑成為家長和社會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校園安全、公共安全、道路安全、家庭安全等等方面,都牽動著家長的心。由于不安全事故導致孩子意外受傷死亡的案例也使許多家庭提高了對兒童安全教育的認知,家長們也在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認識到掌握安全常識,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本期微課,兩位從事兒童安全科普編輯出版的老師以道路交通安全為例,為大家講述了“兒童安全教育,我們還能做些什么”的話題。
道路交通安全,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從“抱孩子”到“安全座椅”
成人總是自信自己可以掌控得了一個小小的孩子的重量,因此在車里將孩子隨意安置,或抱著孩子,或直接將孩子放在座位上,導致許多不安全事故發生。育兒專家及編輯老師們建議,車內應裝置安全座椅。據統計,美國、英國、瑞典等發達國家的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已超過90%,兒童乘車傷害案例大幅下降。
從理論上來講,兒童安全座椅安裝在駕駛員后排中間位置最安全,其次是駕駛員后排位置,最后是副駕駛后排位置。
不要將孩子單獨鎖在車內
有些成人因短時間下車為圖方便,將孩子鎖在車內,自己離開,導致孩子摔倒、撞傷、窒息等時間屢屢發生。此外還增加了孩子被拐的風險。因此,成人在離開車時,將孩子一起帶上是最好的選擇。
教孩子認識交通標志
許多孩子因為不認識交通標志,導致在車水馬龍的街上慌不擇路,發生意外。作為基常識,家長一定要從小教會孩子認識交通標志,并告訴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找交警叔叔。
家長以身作則,遵守交通法規
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家長應做好孩子的榜樣,不橫穿馬路,遵守交規,言傳身教,孩子也會學到正確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孩子需要知道什么?
看紅綠燈,走人行道
教會孩子要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不可以亂穿馬路,如果沒有人行道,必須靠路邊右側行走,即在從道路邊緣線算起1米內行走,遇到紅燈或禁止通行的交通標志時,不要強行通過,等到綠燈放行后再通行;不得進入高架道路或者有人行隔離設施的機動車專用道行走。
走路需專注
告訴孩子走路不要東張西望,不要在馬路上隨意奔跑,更不要在馬路上進行危險性的游戲,追逐打鬧等等。
警惕陌生人
在路上,孩子可能會遇到問路的陌生人,教會孩子學會與陌生人打交道。不要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糖果,遇到危險時知道求救的方法。
除此之外,孩子在生活中還有可能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家長們不要驚慌,提前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孩子具備自救意識及知識,在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時,也懂得如何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本次微課,老師們也介紹了幾本關于兒童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立體互動科普書,《幼兒安全教育互動游戲書》《幼兒百科互動全書書·道路》為大家展示了全新、有趣、互動、好玩的安全常識。
《幼兒安全教育互動游戲書》
用生動的形式講述紅綠燈的作用、安全過馬路、安全乘車等跟孩子息息相關的道路安全常識,讓孩子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認識常見的道路標志,增強安全意識。
《幼兒百科互動全書·道路安全》
精選孩子成長必知和感興趣的主題,包括人體、恐龍、道路安全、消防員四冊!75個互動機關,各種百科知識,低幼孩子的科普入門書孩子動動小手玩游戲,快樂學習。
收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