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的第二十七回,是整部小說的一個小高潮。在西湖牢底關了十二年的任我行重出江湖,在少林寺挑戰幾大高手,巔峰對決,精彩紛呈。
同樣精彩的還有交手前的對話:
向問天道:“這位是日月神教任教主,在下向問天。”他二人的名頭當真響亮已極,向問天這兩句話一出口,便有數人輕輕“咦”的一聲。
任我行大笑道:“哈哈,想不到啊,老夫我退隱江湖十二年,大伙對我還是這么敬畏三分,我任某真是感到莫大的安慰啊?”
(然后老任開始一頓吹噓與自我吹噓相結合……直到被左盟主打斷)
左冷禪道:“洞方一日,世一千年,十二年對武林來說英雄輩出,任教主的昔日英明,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了。”
(于是牛皮不用吹了,手底下見真章吧)
左冷禪不愧為笑傲江湖里的杰出政治家。他的這句話,用在中國的當下,真是太貼切了。十二年間,中國光首富換了不知道多少個,各路名流如匆匆過客。
首富如落花,英雄如流水。
(CCTV不會是用Google翻譯的吧)
江湖者,風起云涌。中國的江湖,除了官場,自然就是商場。
2004年,互聯網剛開始復蘇,門戶網站三分天下,年度經濟人物榜上掛著的還是郭廣昌、王憲章。那時馬化騰推銷QQ被張瑞敏“拒之門外”,搜狐剛開始做引擎,人們剛學會用百度查閱新聞,淘寶借非典迅速擴張。
就在這些互聯網大佬還在裝孫子的時候,年僅31歲的陳天橋已經登上首富寶座,身價達150億元,當時他才僅僅31歲,簡直就是中國的扎克伯格。
陳天橋的故事足夠勵志。
26歲那年,他和弟弟陳大年在上海的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里創辦了盛大網絡。那個時代,風險投資一詞還鮮為人知,本土創投還正在黎明前夜,盛大可以算是中國第一批倚靠風投發展的公司。
2004年,唐駿頂著“微軟中國終身榮譽總裁”的稱號,加盟盛大網絡,并幫助盛大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被華爾街譽為中國資本的第一人,成為聞名全國的“打工皇帝”,著書立說,四處傳授人生經驗。
唐駿和陳天橋的組合,一時風頭無二。
中國人的毛病就是太要面子,成功之后總想把自己包裝的完美無瑕。下面是唐駿的簡歷,對于這么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名古屋大學就有點寒磣了,這個什么“西太平洋大學”,實在是拿不出手。于是唐駿靈機一動,把“西太平洋”改成了“加州理工”。
1980-1984年畢業于中國北京郵電學院取得應用物理專業學士學位;
1985-1990年日本名古屋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
1990-1993年,美國西太平洋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加州理工,每年從中國招的博士一個手估計能數過來。近幾十年畢業的博士里有幾個中國人太好查了,這不,被方舟子一下子就查到了。唐駿也馬上就被搞臭了,從被吹噓的“打工皇帝”,立刻被劃為“騙子”一列。
其實,無論是加州理工畢業的,還是什么西太平洋,唐駿就是唐駿,他的見識、能力,一點都沒變。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他能把之前天天抓盜版打官司的微軟中國搞的風生水起,確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唐駿的老板陳天橋在過完首富的癮后也開始了彷徨迷離的生活。
陳天橋有家族遺傳的心臟病。36歲那年,陳天橋大病一場,后遠赴新加坡休養。大病之后,陳天橋看破名利,回憶道,“首富的滋味,我30歲就嘗過了,金錢不過是人生的一道白光”……
后來,陳天橋迷上了“腦科學”,他希望了解大腦和思維如何工作,使人們能夠駕馭疼痛和恐懼等情緒。
想搞明白自己又不會搞怎么辦? 外包啊。就像我們單位一樣,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盡量不自己干。
于是陳天橋找到了唐駿的“母校”加州理工,每年捐1億美元研究腦科學,準備連續資助好幾年。這一下子又捅了婁子,被國內高校的教授和各路媒體人口誅筆伐。
2014年,盛大把盛大游戲的股份全部賣完。盛大瓦解后,輿論給陳天橋打上了“失敗”和“悲情”的烙印。
這就是中國媒體的扯淡之處了。
陳天橋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他有完美的家庭,妻子和女兒都很漂亮。陳天橋在最忙的時候,都會在周末抽出時間陪伴家人。
按照最“俗”的成功判斷標準——錢,人家可以拿出幾億美元去資助世界最優秀的科研人員研究自己想探索的未知領域。
老板過得很悠閑,那唐駿呢?
話題散去這么多年后,這個昔日的“打工皇帝”在微博上還有500多萬的粉絲。不管是愛是恨,這么多年不離不棄,這粉絲質量真是沒的說。
唐駿的微博是大V中的一股清流,既沒有廣告,也沒有圖片,也很少與名流互動,不需要利用這500多萬粉絲發財,更沒有“大概8點20發”,全是記錄自己平日的生活和小感慨。只是和曾經的劉翔一樣,唐駿受傷也很深,雖然頭像是一個笑臉,但至今沒有開放評論。
2013年1月,唐駿在微博上宣布從新華都離職,今后將專注于港澳資訊,重新出發。老板陳發樹以優惠的折扣向唐駿團隊出售了港澳資訊的股權,完成了MBO。
老板的態度說明了一切。要說唐駿這個職業經理人干的垃圾,吃瓜群眾是不信的。
除了陳天橋、唐駿這對兄弟,還有一位退隱江湖多年的高手。他可是真像任教主一樣在西湖牢底被關了十二年。
1991年,黃光裕包下整版的《北京晚報》,打出'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并且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開創了零售商上報紙的先河。在新世紀的頭十年里,他三奪首富桂冠。直到黃光裕退出江湖后的第五年,曾經只能仰望他的王健林才第一次登頂首富之位,而馬云的第一次首富經歷則要再往后推遲一年。
如今十年牢獄已過,雖然沒有向問天的妙計和令狐沖的寶劍,離開西湖牢底也是指日可待。
不少人期待他像任教主一樣,用在最高舞臺上的“三戰”來宣布王者歸來。不過,我倒覺著他會像張無忌一樣,帶著名利場勞累了十幾年的女人遠走他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1996年,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在中關村豎起碩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這個廣告牌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商業事件之一,但這家公司,卻在新世紀初便宣告倒閉。
這些被拍在沙灘上的人和公司,既是一個時代的開拓者,也是后代許許多多人經驗教訓。他們犯了后人可能犯的錯誤,也是另一種貢獻。
人們都喜歡看英雄歸來的故事,只不過這些故事很難發生在這片土地上。中國的名人是不允許犯錯也不允許失敗的。有污點的就在垃圾堆里待著吧,反正我們有的是名人。正在風口的也只能戰戰兢兢,裝瘋賣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