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舊挑一個靠窗的角落入座,邊用餐邊欣賞美景,眼前的一切都舍不得放過。
浩瀚的藍天下,綿延著白雪皚皚的群山和冰川;
冰面上,懶懶散散地躺著一群又一群的海豹;
寶藍色的海水深不見底,神秘得令人窒息。
此時,廣播里宣布一個好消息。
探險隊意外地發現了一大片海冰,經過帕特里克船長的批準,全體游客將進行'登海冰'活動。
無冕號是一艘1C級極地抗冰船,可以破厚度1米左右的冰層。
此時,無冕號正在破冰,把船停靠在海冰旁。
探險隊員在冰上探路。
在安全地帶插上小紅旗,游客可以沿著紅旗指引的路線行走。
冰層太薄或有裂隙,探險隊員會插上兩個交叉的紅旗,警示危險,不得靠近。
所有的探險隊員做好準備,只待船長一聲令下。
這些探險隊員中,有的是科學家,有的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有的是在讀博士生,他們各個身懷絕技、術業有專攻。
他們邊進行科考,邊為游客提供服務,所有與游客探險活動有關的服務,他們都親歷親為,工作一絲不茍。
在探險隊員忙碌的時候,我站在陽臺極目遠眺,眼前的藍天、冰川、海水、海冰,藍得清澈,白得剔透,我仿佛置身于外星球,一個從未被地球人踏入的未知世界。
它們三三兩兩,走走停停,而探險隊員必須給它們讓路。
對于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郵輪)它們充滿了好奇,不過它們并不害怕人類,在南極,絕不允許有傷害動物的行為發生,連和它們親密接觸的行為也被禁止。
遠處,一群海豹慵懶地躺在冰面上,面對不速之客,它們紋絲不動。
真淡定!
因為它們知道,它們才是南極的主人!
這是旅友江晨抓拍的鏡頭。
居中的是探險隊長Klemens,一個來自德國的研究企鵝的專家。他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研究帝企鵝長達七年之久,往返南極多達七十余次,是個了不起的人。
來自加拿大的Dimitri是研究冰的專家,他從小就對冰產生極大的興趣。他加入探險隊,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對冰的世界的向往。
法國籍船長Patrick突發奇想,在海冰上辦酒會。
開香檳,辦Party,抒發法式浪漫情懷。
在船長60多次的南極航行中,今天是第二次登海冰。
一位常年多次往返南極的領隊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只在七年前有幸登過海冰,之后就無緣了。因為登海冰要滿足好幾個條件。
1、海冰面積要足夠大
2、冰層厚度恰為1米(太薄不安全,太厚破不了冰,這艘船的破冰極限是1米多。)
3、天氣要風和日麗
4、船長愿意承擔風險,因為登海冰風險巨大。
5、有一支專業的探險隊,敢于挑戰,愛崗敬業。
為什么稱贊這支探險隊敬業?因為我們的旅游行程中沒有登海冰的活動內容,是探險隊為游客爭取的。
感謝上蒼,感謝船長,感謝探險隊長!干杯!
也為我們的好運干杯!
人們縱情地在海冰上歡騰、雀躍,拍照、留念,不亦樂乎!
我只想靜靜地坐著,用心與這片至凈至純至美的大地對話。
我離開喧鬧的人群,把鏡頭對準停泊在Hanusse灣的郵輪,試圖拍一張藍天、大海、白冰、郵輪四位一體的照片。
正思索著怎樣構圖,頃刻間,一頭鯨魚闖進了我的鏡頭。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失在冰層之下。
附近的人歡呼起來,更多的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只是被歡呼聲所吸引,紛紛問發生了什么事?而我已經幸運地把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鯨魚攝入相機中。
我是惟一拍到鯨魚的,準確地說,是鯨魚主動闖進我的視野,我的鏡頭。
海豹伸出大半個身子,似乎想躍上冰面,又似乎被什么東西拉了下去。
我一驚,海豹不會被之前的鯨魚吃了吧?如果是這樣,太血腥了!
幸虧身邊的專業人士告訴我,之前出現的是一條小須鯨,它不吃海豹。
一對情侶童心大發,玩起了'堆雪人'的游戲。
根據《南極公約》的有關規定,游客可以'堆雪人',但離開時必須將'雪人'抹平,因為雪地上的凸起物會影響企鵝滑行。
置身于這樣的仙境,有股沖天的欲望。
在零度左右的南極海冰上,挑戰一下寒冷的極限。
今天真是驚喜連連,勘稱'驚艷'!
總結一下今天的'艷遇':
1、登海冰
2、看到企鵝
3、拍到小須鯨
4、拍到水中露頭的海豹
5、挑戰寒冷
今天上午9點50分,我們成功穿越南緯66度33分75秒的南極圈。
那一刻,五星紅旗與我們同在!
祖國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