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命運”
“習慣成就人生”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
這些話語,耳熟能詳,張口就來,無不告訴著我們,習慣的重要性。好的習慣,可以讓人自律,讓我們受益終身。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都要養成好習慣。
但每當我們面臨著孩子玩具亂扔、起床磨蹭、洗漱叫好幾遍,練琴推推拖拖,提醒一次又一次,催促一次又一次,最后依靠咆哮的力量才能讓孩子去做他們該做的事兒。同時我們還在心里嘀咕著,為什么孩子不能自己到點了就去做該做的事兒呢,怎么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不用提醒,不用催促呢?
再隨著孩子的長大,這樣的模式經歷的多了,他已經免疫了,咆哮也失去了作用。
提醒和催促已經免疫,抱怨無用,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才是解決之道,正面管教中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花時間訓練,是正面管教52張工具卡中一個工具。這個工具,給我們兩個提示,一個是要告訴我們,習慣養成要花時間,另一個提示也是告訴我們要花時間訓練孩子。
好習慣要培養,但好習慣的養成絕非易事,非三兩天就可形成。這就告訴我們,要有一個意識,那就是好習慣的養成要花時間。這個意識,讓我們做好心理準備,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不要期待孩子三兩天、十來天來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這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有了這個意識,當孩子出現反復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嘮叨和責怪孩子。
而孩子在剛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并不會馬上就能做到,需要父母給予幫助,提供指導,訓練他們。而這種訓練也不是一兩天便可完成。
正面管教中最接地氣,最實用的工具之一莫過于慣例表。
慣例表,顧名思義,就是形成慣例的的一種工具,父母和孩子,一起通過頭腦風暴,列出孩子每天每日要做的事項清單,在每個事項后面畫上圖或者貼上照片,把慣例表掛在孩子能看得到的地方,讓慣例表說了算,代替嘮叨、提醒和催促。慣例表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鼓勵和自我的力量,減少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之爭,給家庭帶來平和。慣例表也是時間管理的基礎。
這個方法,特別的簡單,也很實用,每個人都用過,但大多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時,這個方法也很實用。
它可以直觀的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堅持的力量和成就感。
把每天閱讀的書目記錄下來,把每天的練琴時間記錄下來,累積到一個量, 連自己都會感到驚嘆。
記錄還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分析一個習慣是否能堅持下去,如果不能堅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需要調整,以及如何調整。
下面這個表,就是我家孩子,練琴的記錄表。3月份一天都沒落下,而這個月就有5天因為生病了而沒有練習。
鼓勵,是正面管教中的核心。孩子最初的自信和力量來源于父母對他的認可,而這份認可通過鼓勵可以實現。鼓勵還可以給孩子動力----把一種習慣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