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閑翻《史記·孟嘗君列傳》,對于這位戰國時代大名鼎鼎的“四公子”之一 ——孟嘗君其人其事又有了一點新的了解。
從古至今,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孟嘗君(姓田,名文)恐怕都被認為是一位有大才、大賢之人。
這當然首先是因為他的出身好,正宗的王室貴胄,有權有錢有勢,爺爺是齊威王,老爸是齊宣王相國。雖然他出生時,不被老爸田嬰接受,但長大后經他一番辯白,老爸不僅接受了他,還被立為太子,成為田氏封地(薛)之君。
另外孟嘗君也確實胸懷寬廣,海納百川,且樂善好施。光他自己養的門客就有三千人——這已經是一支中型軍隊的規模了。門客當中,可謂人才濟濟,既有飽學之士,也有雞鳴狗盜之徒。而且,恰恰是那幾個雞鳴狗盜之徒幫助他度過了多次生死危機。
還有就是孟嘗君也確實具有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他不僅出任過齊國(齊緡王)相國,還出任過魏國(魏昭王)相國。就是齊國的老對手——秦國國君秦昭王也對他仰慕并伸出橄欖枝,并邀請他出任秦相(后為避殺身之禍而逃離秦國)。展現他軍事才能的是兩次戰役,其一是他曾經率領齊、韓、魏三國聯軍大敗秦軍,攻破函谷關;其二是他任魏國相國時,聯合秦、趙、燕三國共同伐齊并破齊。
對于孟嘗君之豐功偉績,相信今天喜歡讀史的許多朋友都知道。但是,在我個人看來,孟嘗君并不算是一個有正義感的政治家,在治國理政方面也沒有什么突出的貢獻;相反他是一個披著偽善外衣的殘暴魔鬼。他本是齊國人,卻并不忠于齊國和齊王。為了報復齊王,他可以聯合他國攻齊滅齊。他的政治立場,完全隨著他的利益而變化,只要對他個人有利,他隨時都可以化敵為親為友。
讓我對他最失望的就是他的濫殺無辜。
當年孟嘗君從秦國逃亡路過趙國時,趙國平原君以上賓的規格接待他。趙國好多老百姓都聽說過孟嘗君賢能,于是便出來圍觀想一睹他的風采。但趙國百姓們看到孟嘗君,發現他竟沒有魁梧的身材,而是個瘦小的男人。孟嘗君聽到了老百姓揶揄他的話,大怒。于是他和他隨行的門客一起跳下車,砍殺了數百人,毀掉一個縣,才最終離去。(見《史記·孟嘗君列傳》)
可見孟嘗君之殘暴之狠毒。好在他一生中沒有機會當一國之君,否則說不準他就是個如秦王嬴政一樣的暴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