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國家,
它有著悠遠絢爛的色彩、幽微的香氣、清真寺的鐘聲、冬不拉的鼓點、蒙古帝國的輝煌;
它有著奔放而精致的世俗,與伊斯蘭文明在此交融出層次豐富的時空;
夏季一直藍天白云,晚上總能看到星星月亮;
在國內大家很渴望的東西,在這里都變得很平常。
而且分分鐘就闖入了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天方夜譚中↓
或者下一秒就穿越去了阿凡提的故鄉↓
這里就是烏茲別克斯坦,一個如同朝鮮般神秘的國家。
鮮有國人前往,但是卻吸引著越來越的人前去探秘。
在這里你會有這樣一種感覺:
曾經印象中古老而遙遠的城市會讓你覺得好親切,恍然覺得這是一個別樣的世外桃源,只是這里多了許多真實的歷史痕跡。
“suzani”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一種傳統針繡工藝,也是這個國家女子的專屬領域。在街邊,也能看到她們干著繡活,精心準備自己未來的嫁妝或夫家女子的嫁妝。她們用鏈繡和扣眼繡等針法熟練地在絲綢或棉布上繡出各種植物圖案,不急不忙,嘴角帶著微笑。
布哈拉
布哈拉,在這座中亞最古老的城市里,市民們堅信自己城市的歷史超過3000年。在它地下20米的縱深范圍內,埋藏著不同時期的大量文物和古跡,地面上則分布著170多座中世紀以來各種風格的伊斯蘭建筑。
這里的清真寺基本為磚制,裝飾面由磨光并涂釉的磚制成,類似馬賽克。內部華麗璀璨,如同宮殿一般,就好像延續了百年前的輝煌。
在古城的一座座穹頂之下,還保留的傳統的巴扎,商販們兜售著各色精美的手工藝品。
希瓦
邂逅騎著小毛驢的阿凡提大叔
希瓦作為從8世紀就存在的城市直到16世紀才迎來了黃金時期,而如今的她,即便在旅游盛行的時代仍然有著自己的節奏和安寧。走在里面真的覺得回到了從前,隨便進的每個商店全都是遺跡。
五顏六色的蘇聯老牌小拉達在街頭巷角奔來竄去,在土灰色的磚墻前劃出很活潑純正的絢麗色彩——這種在其他地方幾近絕跡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古董”車,從流線型已隨處都是的今天來看,棱角分明的線條倒很有復古的味道。
撒馬爾罕
遺落的傳說之城
撒馬爾罕是中亞著名的古城之一。在烏茲別克斯坦有這樣一種說法,沒到過撒馬爾罕就等于沒到過烏茲別克斯坦。
撒馬爾罕被譽為“傳說之城”。這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溝壑似乎都向人們無聲地訴說著歷史,每一條老街好像都隱藏著自己的傳奇……
《世界征服者史》中,曾詳細記載了成吉思汗征服期間的撒馬爾罕城。“眾所公認,在四個伊甸園中,它是人世間最美的天堂。假如說這人間有一座樂園,那樂園就是撒馬爾罕。……它的空氣微近柔和,它的泉水受到北風的撫愛,它的土壤因為歡暢,如酒火之質。這國家,石頭是珍珠,泥土是麝香,雨水是烈酒。”
如今,撒馬爾罕已經不再是世界級的城市,甚至以今天的標準,也算不上都會。但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人仍然古風猶存,有著文明的風尚。不過那種帝國首都的軒昂,卻再也找不到了。站在清真寺或列吉斯坦空曠的廣場前,只能靠想象,遙想當年,來此的工匠,“有騎牛者,有騎驢者,亦有牧放畜群而來者,逢村吃村,遇站吃站”;每逢慶典,全城工匠和商人前來與會,搭起作坊、工場,展示本行特色、表演工作的情形。
這里有不輸于新疆的抓飯和烤串兒
抓飯
說到烏茲別克斯坦,就不能不說一說烏茲別克人的傳統美食——抓飯,沒有哪個家庭不備有專做抓飯的厚厚的鐵鍋。它用酥嫩鮮美的羊肉與胡蘿卜、洋蔥等共同燜制而成,可謂色香味俱全。
抓飯絕對是烏茲別克人的“真愛”:孩子出生要請客吃抓飯、女兒出嫁要請客吃抓飯、父母大壽也要請客吃抓飯……作為烏茲別克斯坦最富盛名的食物,各種紀念活動、各種重要場合都離不開它。所以抓飯堪稱烏茲別克人百吃不厭的“國飯”,到了可千萬別錯過!
烤串
烏茲別克斯坦的路上隨處可見新鮮的烤肉串或腌制的羊肉、 牛肉、 肉末,雞肉很少見。
馕
Manti
這個長得像小籠包的叫做Manti,烏茲別克斯坦傳統食物,的確很像蒸餃和包子的結合,皮薄,羊肉餡特別厚~濃郁的羊肉味再澆上紅色的肉湯,超級美味~
酸奶&茶
除了一些特色美食,也可以嘗嘗當地的酸奶和茶,都有著不一樣的中亞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