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古典音樂頻道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一個成語“虎父無犬子”。對于孩子來說,父親是英雄,是依靠,更是仰望與學習的榜樣。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父子檔”,像電視劇里常演的軍事家族“楊家將”,實力演繹“上陣父子兵”,還有唐宋八大家里著名的“文壇父子”蘇洵、蘇軾和蘇轍,留下了“一門父子三詞客”的美譽。 音樂史上也有不少知名的音樂家族,今天的音樂小品,我們一起來了解幾對音樂史上的作曲家父子。 巴赫父子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每當有人提起“巴赫”這個名字,我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巴洛克時期那位最著名的作曲家,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而翻開音樂百科全書,叫“巴赫”的可不止這一位偉大的“音樂之父”。“巴赫家族”是德國著名的音樂世家,從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末,這個家族一共出現了數十位音樂家,可謂是人才濟濟,想要區分他們,還得給他們加上一些“外號”呢! 我們所熟知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通常被標注為J.S.巴赫,他先后有兩任妻子,她們為巴赫生育了二十個孩子,其中只有九位長大成人,四位子承父業成為了作曲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巴赫的二兒子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C.P.E.巴赫,由于他曾在德國的漢堡擔任教堂音樂指導,所以人們給他的別稱是“漢堡巴赫”。 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 C.P.E.巴赫是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曲家,他為古典奏鳴曲式的確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雅致洗練的創作風格和樸素雋永的音樂趣味對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作曲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747年,C.P.E.巴赫在柏林創作了他的唯一一部長笛獨奏作品——A小調長笛奏鳴曲,華麗的技巧和真摯活潑的情感讓這部作品歷經百年洗禮依然綻放著優雅的光芒。
(C.P.E.巴赫 A小調長笛奏鳴曲 第三樂章 快板)
斯卡拉蒂父子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與巴赫同時期的音樂家中還有同樣出身于音樂世家的意大利作曲家多米尼科·斯卡拉蒂,人們通常稱他為D.斯卡拉蒂。多米尼科·斯卡拉蒂的父親是為歌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意大利作曲家亞歷山大·斯卡拉蒂,人稱A.斯卡拉蒂。雖然父親是意大利歌劇領域鼎鼎有名的人物,然而,多米尼科·斯卡拉蒂并沒有完全遵循父親的創作腳步在歌劇領域大施拳腳,而是在鍵盤音樂領域為意大利寫下了絢爛的一筆。
亞歷山大·斯卡拉蒂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生活的年代雖然與巴赫相同,創作風格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巴赫是巴洛克時期音樂藝術的集大成者,而多米尼科·斯卡拉蒂的音樂卻展現了精致的洛可可風格,和前古典主義的音樂風。他的一生共創作了五百多首單樂章古鋼琴奏鳴曲,這些奏鳴曲都是為了供他的學生瑪麗亞·芭芭拉公主練習而創作的,優美生動的曲風,令人愉悅的旋律似乎超越了人們對于“練習曲”生硬枯燥的認知。現在聽到的這首升C小調奏鳴曲是斯卡拉蒂隨芭芭拉公主在西班牙旅行時得到靈感而創作的,他把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阿拉伯風格音樂融入到優雅的意大利鍵盤音樂中,旋律如圖畫般色彩斑斕,令人沉醉。
約翰·施特勞斯父子
說到音樂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作曲家父子,大概要數來自維也納的“圓舞曲父子”老約翰·施特勞斯和小約翰·施特勞斯,這對父子也生動地詮釋了什么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老約翰·施特勞斯是維也納圓舞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共創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他的代表作《拉德茨基進行曲》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經典的返場曲,也是人們最熟悉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
老約翰·施特勞斯
現在聽到的作品是老約翰·施特勞斯在1843年創作的《羅列萊和萊茵之歌圓舞曲》。羅列萊是歐洲民間傳說中住在萊茵河上的女妖,她常在萊茵河的懸崖上一面梳頭一面歌唱,以容貌和歌聲誘惑過往的船夫,使他們葬身在波濤之中。樂曲輕快活潑,柔美的旋律段落中隱藏著不安,女妖優美的歌聲和萊茵河涌動的波濤交相輝映。
小約翰·施特勞斯
小約翰·施特勞斯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長子,他一生共創作了四百余首樂曲,在數量上大大超越了他的父親,再加上他的作品曲調幽默新穎,深入人心,因此得到了“圓舞曲之王”的美譽,和他父親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880年,小約翰·施特勞斯把他的輕歌劇作品《女王束帶里的手帕》中的插曲進行改編,創作了《南國玫瑰圓舞曲》,并將這部作品呈獻給意大利國王芬貝爾特一世。由于意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因此人們推測作品標題中的“南國”指代的可能是熱情洋溢的意大利。樂曲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是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