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里的大學校園
夏日的夕陽下,寬闊筆直的大學路,高高的雪松,遠遠望去,大學校園的中心湖在教學樓、體育樓掩映中明亮清澈,噴泉沖天而起……
濟南市長清區政府的相關資料顯示,大學科技園(俗稱大學城)坐落在崮云湖街道范圍之內,占地43.11平方公里。
6年過去了,在這里已入駐10所大學。6年來,這里聚合起怎樣的文化形態?師生們生存狀態如何?7月1日,記者來到這里進行實地采訪。
17:15 校車開了
“走咧,走咧!”招呼著同事,山東女子學院的教師陳莉娜登上回市區的校車。不遠處翠青色教學樓上的時鐘,時針指向17:15。畢竟是大學教師,年輕教師和行政人員自動穿行到后排就座,前排的座位留給那些年長的教授們。
趁開車前的那一會,記者與車上的教師聊起來。他們告訴記者,從這里到濟南市區,校車最少要開四五十分鐘,再輾轉到家,已經是晚7點左右。“早晨第一節有課的老師以及干行政工作的老師,五六點就得起來趕校車。”陳莉娜認為,住在市區的老師才是“最辛苦的人”,“夏天還好,冬天的時候,到家天就全黑下來了,是標準的兩頭不見陽光。”
記者了解到,六成以上教職工上下班花費在路上的時間達2.5小時以上,10所高校每天要發送100多個班次的班車,每年的班車費用達數百萬元。
由于行車距離較長,遇到雨雪天、交通堵塞,班車時常不能準時到校,往往對上午第一節課的教學造成影響。住在市區的教師,為減少每周因上課往返學校的次數,有些人會要求學校為其集中排課,有的一天上4節課,甚至上6節課。學生們當然有所抱怨。
目前,山東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已在校園建了教工宿舍。政府也開發了部分教職工公寓。最早建成教工宿舍的山東輕工業學院,入住率為20%—30%,山東女子學院教工宿舍的入住率僅為10%。對此,教師們說:“家里有老人、孩子,這里幼兒園、中小學不配套,醫院、商業設施欠缺,生活不方便。” 有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一位值班教師在學校突發腦溢血,送往長清區醫院不能救治后,在轉往濟南市區醫院途中去世。其家人認為是學校耽誤了病情。
18:00 山藝校門口
在山東藝術學院校門口,劉淼和她的3位同學每人出15元錢,同租一輛出租車去濟南市區。第二天就是周末,她們在市區辦舞蹈、瑜伽班,因而要提前去市區的同學家里借住。山藝離其他高校相對遠一些,目前還不通公交車。 “由于距市區較遠,做家庭教師、社會兼職的機會大大減少。”劉淼抱怨說。這造成了學生的社會化程度降低,對就業以至職業生涯的發展都很不利。
記者了解到,不少高校把一、二年級的學生放到新校區,三、四年級放在老校區;或者將本科生放到新校區,研究生放在老校區。這使得師生交流減少,也容易導致學生心理問題。
山藝的李月輝當晚要去山東輕工業學院會同學,坐車需要15分鐘。這里出租車并不多,主要是私營的面包車即所謂“黑車”,上車就是10元。記者上車后發現所有座位都坐滿,而且車里還加了板凳,隨時給隨后上車的人用。記者問身邊女生是否擔心安全?“沒辦法,到了晚上10點后可就不敢坐了。”她說。 而要去市區,雖然已有301、302、22路公交車,還有直通火車站的公交車。但車次少,而且師生乘坐公交車要步行三四十分鐘。高校間來往不便,雖然離得不算很遠,但也有兩三公里,一般要坐小面包出租車。“什么時候大學城能有貫通校區的區間車就好了,將大大方便各高校師生之間的交流。”李月輝說。
19:00 圖書館自習室
山東女子學院大二幼教專業的周曉曉在圖書館自習室上自習。陪她上自習的男朋友秦興群在山師讀大三。因為山師目前還沒有建成圖書館,他很羨慕女朋友:“因為女朋友,我才能享受到大學的圖書館。”
由于經費原因,大學城在建設過程中,只能先建設教學樓、辦公樓、學生食宿設施等,多數學校未建圖書館。像山東女子學院,也是在一棟樓里面,把下面的幾層改建成了圖書館。
不少老師也反映,大學城每所高校都建圖書館不僅沒有必要,也是浪費。像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體育館、游泳館、演藝廳,以至大型運動場、部分實驗室等,都可以作為公用設施,對所有師生免費或有償使用,而不應是“畫地為牢、各自為政”的做法。
22:00 商業街
在山東輕工業學院和山東女子學院之間,是大學城里唯一的商業街,林立的商鋪,檔次不同的酒店,只要不是假期就天天客滿的網吧、影院、發廊……這里是大學生們洞息社會的窗口,也是他們的“樂園”,更有不少在校生成為這里的“小老板”,甚至畢業后就在這里扎根。 “一品家常菜”菜館要打烊了。老板王衛就是山東輕工業學院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在家人幫助下,他開辦了這家酒店,能容納60多人同時就餐。由于定位面向大學生,3月開業至今,這家餐館月贏利都在10萬元左右。但甘苦自知,王衛指著墻角的單人鐵床說:“我幾乎每晚都忙到半夜,然后就睡在這里。開業前兩個月掉了10斤肉。”
從大一開始,王衛就曾經兩次創業,但都血本無歸。這次他學“乖”了,精心調研市場后,大膽投資近80萬元盤來這家700平方米的店面。學營銷的他將來的目標是開辦商務酒店。
記者從崮山工商所獲悉,在大學城商業街,目前創業的在校及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就有117名,占到全部商鋪老板的30%,而未辦理營業執照,利用假日及夜市“練攤兒”的大學生,更多達數百人。
22:30 大操場
山東輕工業學院校園路上昏黃的燈光下,滿是從自習室出來的小情侶們,牽手,摟腰,自行車載著,或者旁若無人地在路邊熱吻。“除了一條商業街,這里娛樂活動不多,因為偏遠,校園晚上的公共活動也開展得不多,戀愛成為學生們的'最愛’。”一位男生說。 大學城學校普遍地面大,體育場地都建得相對奢侈。而在寬闊的塑膠田徑場上,每隔三五米就坐著一對學生情侶,場面“壯觀”。據說,這個季節直到深夜,情侶們都不愿回到各自宿舍。
除了遠離繁華市區、生活有些不便,大學城的綠化很好,這里樹多、綠地多、污染輕、空氣好、噪音少、交通絕不擁堵……“在這里住一段時間,再回到濟南市區去住,你會感覺心里堵得慌,住不慣了。”山東交通學院教師李婷說。 00:30 小旅館
夜深了,驅車緩行在大學城的紫薇路、大學路,現代、后現代風格的大樓,無人行走的馬路,不知為誰而亮的路燈,到了深夜,在這樣一片新城的街道,幾乎碰不上人,簡直有童話般的感受。
商業街上,烤肉攤前的鮮羊肉已所剩不多,也還有三三兩兩的吃客。我和在大學城工作的朋友,要了肉串,開了兩瓶啤酒……遠處傳來音箱的樂聲。攤主的孩子,應該還不到3歲,在馬扎上撿起一粒水煮花生塞到嘴里…… 不遠處的一家叫“XX灣”的小旅館,燈光映著招牌上寫著的“沒有小姐”,可是門口兩個艷妝暴露的女子,向我們打著曖昧的手勢。
開始下雨了。“回去吧,我可不能安排你住這種地方。我也得回家陪老婆了。”隨后,朋友安排記者到大學城的一家星級酒店住下。
大學城的夜,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