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在清華X-lab教練中心擔任了一個團隊的教練。做過一次交流,最近這個團隊創始人遇到了一個問題: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不肯全職,讓我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創業需要合伙人全職
其實早期投資人,通常對投資的創業團隊要求是全職創業。因為如果創始人兼職創業,并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創業的項目上,對投資者而言,這樣的項目風險會非常高。
首先、兼職的創業團隊說明自己對創業項目還不夠自信!因為兼職的原因是自己為自己留有后路。對創業而言,創業者需要犧牲短期利益,目標是長期更好的未來。而兼職的創業團隊,如果不是創業項目有充足的競爭優勢的話,資本追著投資,很難兼顧短期利益與美好未來的。
如果創業者堅信自己的項目一定有好的未來的話,自己一定會權衡利弊,選擇未來最好的方向。通常創業項目對合伙人而言,只是一次比例不高的機會的話,通常都要給自己留一個后路。
最典型的例子是阿里早期的財務總監蔡崇信,1999年他放棄年薪70萬美元的收入,選擇了只有600美元的阿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堅信阿里的未來,堅信在阿里的平臺上,自己會有好的未來。
其次、人的潛能是非常大的,只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一個事業中,而投入的這個事業是創業者斷掉所有后路投入的事業,項目生存,創業者就能生存;而項目失敗,創業者生存都困難的條件下,創業者為了生存會發揮出無限的潛力。為了生存的努力,會得到各方各面的支持,這些支持也會幫助創業者走出困境,幫助創業者走向成功。
創業者斷掉后路前,請梳理好自己的商業模式
創業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創業成功率非常低。在過去3年中,與幾百名創業者做過深度交流,我有一個觀點:創業項目有完善商業模式成功概率都非常低。商業模式上沒有漏洞的創業項目,最后還會遇到團隊、資金、市場、競爭對手等多方面的問題,而導致創業的成功率不超過10%。而商業模式不完善的項目,根本就沒有可能成功。最近兩年,與我交流過的創業團隊中,商業模式不完善的項目,十之八九已經確認失敗了。而我看好的商業模式很完善的項目中,雖然成功率非常高,仍然有一些失敗的。
商業模式不完善的創業項目+斷掉后路全部精力創業=火坑。
具有完善商業模式的創業項目創始人要具有強大銷售能力
一個企業最大的銷售就是公司的創始人。
在創業初期,要把自己的創業項目推銷給未來的合伙人。要把自己的創業項目銷售給投資人(讓投資人買公司的股份)。
在創業早期,要把自己的創業項目推銷給未來的員工。讓員工愿意與公司一起成長。
在產品出來之后,要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合作伙伴,客戶。
而在創業最初,最重要的是梳理商業模式,然后把這個項目講的讓合伙人愿意為這個事業去放棄穩定的工作。
我個人輔導的清華X-lab的創業團隊的商業模式還是需要完善的,我認為這個才是合伙人不肯全職參與的根本原因。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我認為問題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