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問:
我的孩子今年4歲,做錯了事情常常會打自己來懲罰。比如打自己的臉,還一邊說“讓你不聽話”或者說“你真笨”。有一次小便的時候不小心尿到馬桶外邊,竟然打了自己一巴掌,我趕緊跑過去安慰他,發(fā)現大腿外側一片紅紅的手指印,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我們夫妻很少打他,但是幼兒園老師對他評價很低,說他上課搗亂,他回家會跟我們說老師打過他,會不會和這些有關系呢?
匯愛家答疑:
首先,每個孩子是OK的,他所有行為的意圖都是正面的,他做出了當下最好的選擇。作為父母首先要接納他。
其次,讓我們看看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0~6歲的孩子正處于物質的滿足期,在情緒方面的需求就是滿足感和安全感。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基于一個事實:他是否有滿足感和安全感。在這個階段他在父母那里獲得了足夠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他就是自信和主動的,他不會再使用搗亂這樣的方式獲得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孩子的安全感和滿足感更多的是來自于家庭,讓我們看看如何做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呢?
要接納孩子
遇到孩子的上述情況,首先要接納孩子。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當孩子能說出他的感受時,他會從當時的情緒中跳離出來,能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緒。然后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告訴他尿到馬桶外面是很正常的,大人有時候也會這樣。這樣孩子就會放松下來,不再有內疚感。
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懷
父母一定要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懷,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當與孩子在一起時就要放下手里的東西全心全意地去陪他玩。
每天和孩子交流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問問有什么讓他高興的事情,及時表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對于孩子的弱項,暗示他做得越來越好。
無條件的愛孩子,滿足他的要求,不要說“如果你乖,媽媽就陪你玩”、“如果你怎樣怎樣,就如何如何”這樣的話。孩子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要告訴他,不管他做得如何,父母都會一如既往的愛他。欣賞孩子身上優(yōu)點,優(yōu)點就會不斷放大。不去關注那些缺點時缺點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消失。
營造快樂輕松的家庭氛圍
在家里營造一個快樂寬松的環(huán)境,首先做到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看到父母的關系融洽才能感覺到放松。如果和老人在一起生活,要處理好和老人的關系,對于老人首先要感謝他/她對你們的幫助。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不要讓與原生家庭的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如果家里有二寶,要把大寶和二寶的關系理順,大寶的在家里的地位要高于二寶,這樣兩個孩子才能友好相處。
?
多和老師溝通
對于幼兒園的老師,可以多和老師聊聊孩子的當前狀態(tài)以及家長自己的困惑,表達自己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告訴老師說孩子很喜歡老師,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希望老師能支持到孩子。和老師交流多了,老師會更好的理解孩子,也就會對孩子更加包容。
在以上方面我們做足了工作,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加快樂與自信。
-作者-
尚智,10歲男孩的媽媽,從事軟件技術工作。熱愛自然和園藝,喜歡烹飪,重視教育。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走進了匯愛家學習。希望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樣受益。
匯愛家:家庭感育的創(chuàng)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