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特教老師嗎?
我是一名特殊教育(以下簡稱“特教”)老師。每當別人聽到我這樣說的時候都是一臉懵,緊接著就是各種追問:
“你們是不是教特工的啊?”
“你們是不是要很有愛心啊?”
“你們是不是高級保姆?”
對此,我總是會解釋道:
“特教老師教的是特殊兒童,即大家眼中的殘疾人,比如有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癥譜系障礙、腦癱、肢體障礙等殘疾的兒童。特教老師的確得有愛心,因為什么都要管,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高級保姆。”?
特教老師主要教什么?
我們可以教各種科目,如生活語文、生活數學、奧爾夫音樂、繪畫與手工、運動與保健、生活自理技能、勞動技能、信息技術等。
我們可以教學齡前的特殊兒童,也可以教學齡期(也就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兒童,還可以從事義務教育階段后的職業教育。
我們可以在民營機構工作,也可以在特殊學校工作,還可以在普通學校做資源教師,當然也可以在婦幼保健院、醫院等地方工作。
有人說我們特教老師是萬能的,因為不管是什么障礙類型的學生,不管是什么殘障程度的學生,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學生,不管是什么科目,我們都可以教!的確如此。?
為了一句“我可以”
要能夠擔得起這句“我可以”,自然不是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就可以的。我們用了四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做準備,才讓自己具備專業性,成為一名有底氣的特教老師。
我們在大學里修心理學,修應用行為分析,修音樂教學法,修藝術治療,修個別教育計劃,修教育教學設計等,而這些只是我們理論學習的一部分。從大一開始,我們就經常在各大機構、學校見習,到大三下學期,我們還會去參加長達一年半的實習。
特教老師的特殊技能
1、設計特別的學習方案
不管面對什么障礙類型的學生,不管他們的殘障程度如何,不管他們的個性特征如何,我們都得為他們設計一份最合適的學習方案。
所以,我們要懂得分析學生的各種行為,要做得了評估,寫得了IEP(個別教育計劃);要能勝任團體教學,也要上得了個訓課;要做好班級管理,還要做好家長溝通工作,有時候還要給家長做心理疏導。
有的學生不會說話,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會攻擊自己或別人,有故意破壞行為,甚至還會有一些特殊愛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舊得跟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跟他們一起學習,帶著他們一起進步。
2、做合格的“高級保姆”
特教老師之所以有“高級保姆”之稱,是因為特殊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起居及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要老師操心。普通學校的老師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為重點,而我們還要提醒學生穿脫衣服,按時喝水,送學生去食堂,送學生回宿舍,接學生來教室等。
相比之下,我甚至覺得我們不像“高級保姆”,更像是這群特殊孩子的爹媽。我們教他們知識,教他們自理生活,教他們勞動的技能,教他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及需求。
我們陪他們一起做手工,陪他們一起運動,陪他們一起挑戰他們不敢做的事情,陪他們學著更好地適應社會,還要操心他們將來離開學校后怎么生存的問題。
做特教老師會遇到什么問題?
你要承受別人的偏見。因為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份不怎么體面的工作,他們會覺得我們整天都是和這群學生打交道,會不會也有點不正常。
你要習慣別人異樣的眼光。我們帶著學生一起外出做社會實踐時,有時候學生會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或者行為怪異,這時有些人就會用一種比較異樣的眼光看我們。
你要習慣這些孩子的直接。我們班有一個自閉癥學生,有一次校長來巡視,送給他一根香蕉,結果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眼珠都不轉一下,倒是嫌校長伸出的手擋住了他的視線,然后扭頭說了句:“哼,我不要!”
你或許會覺得他很沒禮貌,不過我們都知道,他是真的不喜歡香蕉而已。自閉癥孩子并不懂社會交往的禮儀和規則,需要我們讓他們刻意學習,經常提醒他們應該怎么做。
盡管會受到誤解,但我們不會因此而抵觸這份職業,因為和這些孩子接觸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和別的孩子沒什么不一樣。他們也是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有障礙而已,就像我們突然到了異國他鄉聽不懂別人的語言也會有交流障礙一樣。
做特教老師有哪些特別的收獲?
1、經常被孩子的單純打動
我們都說,教育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們和這群特殊孩子相處,并不只是我們教他們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他們也教會了我們如何放慢腳步,告訴我們什么是簡單和純粹。
有一次,我帶了一盆綠蘿去教室,一個學生看到了就指著它說:“這是菜。”
我說:“這是綠蘿。”
學生看了我一眼,非常認真地說:“這是綠蘿菜!”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但我又被他的單純打動,時隔許久,想起來還是會開心一笑。
還有的學生平時很少說話,注意力也很差,只有在表達需求的時候才會走過來,盯著你,笑瞇瞇地重復食物的名稱。有時候我心情正煩躁,突然看到這樣一個學生對我微微一笑,好像他什么都知道一樣,我自己的心情也會愉快起來。
2.學會接納特殊孩子
有人說,做特教老師很辛苦,沒有做普通老師那種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這我不否認,可是我們特教老師也有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啊。
我剛實習的時候,遇到過這樣一個小女孩,她不會說話,上課的時候老是哭,我們聽到哭聲都覺得很心疼。后來,我陰差陽錯成了她的老師,她上課竟然不哭了,表情輕松愉悅,有時還來抱我,在學習上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無論是她的家人還是實習的督導老師都覺得很驚訝。
我實習結束后,她的家人還多番表示孩子特別喜歡和信賴我。我自己也很驚訝,看起來那么難搞的學生,和我在一起的時候竟然表現得這么好?
我想,如果真的有我的功勞的話,那應該是因為我真心接納她吧。雖然她不會說話,但是她能感受到情緒啊,而我每一次對她笑、每一次鼓勵她都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她才會對我笑,才會喜歡我吧。
在后來的職業生涯中,我一直沒有忘記這個小女孩教給我的東西——教學的開始是關系的建立,而良好的關系從接納開始,尤其是特殊教育。看著一個個孩子因為自己而有了一點點進步,我們就會由衷地感到興奮,因為我們都深知,這一點點的進步是多么來之不易。
3、看到教育的本質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正是因為從事特殊教育,我才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質,所以我很慶幸遇見特殊教育,很慶幸成為特教老師。
而且因為做了特教老師,我有了一種特教的審美:看到學生并不精美的作品,也會發自內心地覺得好看;看著學生做著并不整齊的動作,也會真心覺得他們做得好;看到學生有了一個好行為,會由衷地欣賞他……我們幾乎是拿著放大鏡甚至顯微鏡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毫不吝惜我們的贊美,總是在尊重、理解和包容,總是在發現和欣賞,總是在收集單純和美好,總是充滿善意和溫暖。
這就是特教老師,我想說我們只是待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崗位上,和一群所謂特殊又普通的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遇見新的風景。特教老師并不特殊,我們只是有自己的專業性,有自己的職業素養的普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