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0日)是我國“心梗救治日”。急性心梗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常常危及生命。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心血管疾病占我國疾病死亡率首位,我國每年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100萬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過30%。值得警惕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年齡近年來日趨年輕化。
專家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日益年輕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久坐、肥胖、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合并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共同導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五大先兆須留意 三個誤區要避免!
專家提示,急性心梗有五大先兆,了解這些癥狀能幫助很多患者避免急性心梗的發生和惡化。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的癥狀。急性心梗的胸痛癥狀一般超過15分鐘甚至幾小時以上。在急性心梗發作前的數小時,甚至數天前,可能出現大約五種先兆癥狀,包括:
出現頸部不適、嗓子堵塞感,也常伴有大汗癥狀。
心臟缺血導致的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內側、小指及無名指。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會放射到后背,出現持續的后背疼痛。
有的心梗病人會把胸痛當成胃痛,感覺上腹部或肚臍周圍有壓迫感、灼燒感等。
出現牙痛或下頜痛,但又說不出具體哪顆牙疼,感覺上下多顆牙都疼,并多伴有大汗。
懷疑是心梗時,應該怎么做呢?哪些誤區要避開?
誤區一:喝口水,先緩一緩。心梗的黃金急救時間是2小時。當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現高度疑似心梗的癥狀時,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北京市120最新數據顯示,急性心肌梗死位于院前猝死疾病的第一位。
誤區二:心梗后馬上服藥。出現胸痛癥狀可以含服硝酸甘油,但服用前一定要測量血壓,如血壓低則不要服用。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傳導焦慮情緒。
時間就是生命
搶救牢記“兩個120”
我國確定每年的11月20日為“心梗救治日”,是要號召大家牢記“兩個120”。
第一個是發生胸痛要撥打120電話,第二個是急性心梗的黃金搶救時間為120分鐘。
急性心梗的治療關鍵是盡早使阻塞的冠狀動脈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瀕死的心肌,使梗死面積縮小,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心肌梗死發生后的每一分鐘心肌都在死亡,這時開通血管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溶栓治療,一種是介入治療,如果心肌梗死發生超過了120分鐘,患者心肌壞死面積變大,復發、患心衰的可能也大大增加,時間再長還可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此外,專家強調,發生心梗在整個心血管病的時間鏈里已經是偏后的節點,相比治療,預防更加重要。
來源:《晚間新聞》《朝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