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自我否定引發的抑郁、焦慮、自卑等常見心理問題
從哲學意義上來說,自我否定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動力。自我否定的發展觀是一種以自我否定為動力的社會進化思想。自我否定的內涵是對自己的不足的承認。而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勇敢更是智慧,但是,否定自我的結果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狀態:或者開創未來,或者一蹶不振。
放下自我否定后能夠開創未來的部分,我們只討論自我否定后的一蹶不振。對于前來度麥學苑咨詢的來訪者,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沒成為動力反而成為阻力的自我否定”成分。在“自我否定”這個本該成功卻最終失敗的哲學概念中,各類心理問題借由這片土壤應運而生。
抑郁:自我否定是一片烏云,遮擋了我生命里所有的光。
那些因抑郁情緒前來咨詢的來訪者,在自述的過程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行。這句“我不行”涵蓋的范圍之廣,影響力之大,幾乎籠罩了來訪者所有的一切。從工作到生活,從自己到家人,從外在到內在,從小事到大事,沒有任何方面能夠逃脫“我不行”這句話的影響。
焦慮:自我否定是一團火焰,熱燙到我沒法正常生活。
其實,焦慮并不完全是壞事。事實上,適度的焦慮有助于我們提升自己的行動力和執行力。但是,過度的焦慮就會成為無法戒除的習慣和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像火的特性一樣,適度了是溫暖,過度了卻會被它灼傷。這種過度焦慮會傳染,即使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如果沒有足夠穩定的心態和足夠強大的狀態,也是很容易被焦慮的來訪者帶跑的。
自卑:自我否定是一口深井,我能看到天空卻爬不上去。
從某些方面來說,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們對自身的正確認識,加快對自身缺點的彌補,對自身的成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自卑過度卻能讓一個人掉進自我否定的深井,只能縮在井底看著外面的一點天空。即使有再多的鼓勵,也無法幫助他們積聚足夠的力量爬出井口。
恐懼:自我否定是一張網,我越掙扎,就被捆綁得越結實。
一個人因自我否定而形成的恐懼心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敢嘗試。對于任何新鮮事物,他們都帶有自然的抗拒,甚至逃避。但是,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他們既因恐懼而無法勇敢嘗試,卻又因好奇而糾結不已。這種自我否定之后產生的自我對抗,讓他們不斷地搖擺不定,痛苦卻無法擺脫。
對于自我否定形成的情緒狀態還有很多,同時,要走出自我否定的陰影,學會把握自我否定的“度”,并不容易。通過多年咨詢經驗的積累,我發現了解除自我否定的秘密,那就是——允許自己。
從各種來訪者的自述中,從每一次咨詢的溝通中,從面對來訪者的感受中,從我自己的領悟中,我發現身處自我否定中的來訪者有一個共同點:不允許自己當下的狀態——或者不允許自己不夠好,或者不允許自己輸,或者不允許自己比別人差,或者不允許自己讓別人不滿意,或者不允許自己達不到社會的評判標準,或者不允許自己完不成自己既定的要求……正是這些不允許,才讓自己在這樣的狀態里徘徊糾結,無法離去。而當我請他們試著允許自己當下的狀態,并放下對自己的指責和批判時,他們就會慢慢走出自我否定的陰影,重新回到陽光下。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語言美不勝收。允許自己的每一種狀態,允許自己還達不到內心的標準,允許每一件事情的發生,也允許每一種情緒的到來。當我們能夠順其自然而不去強求,自我否定就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幫我們走出“一蹶不振”的泥潭,開創光明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