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如同養花:花枯萎了,我們為什么不會追究花的責任?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而全球疫情的爆發,更是讓人們的心理狀態“雪上加霜”。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人們的心理問題不斷加劇,導致心理健康成為人們當下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作為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度麥心理每天都在接待不同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婚姻家庭問題和青少年問題占到了所有來訪者的90%,而其中青少年心理問題占到咨詢比例的三分之二,孩子叛逆、厭學、網癮以及親子關系對抗、僵化甚至破裂等,成為每個家庭頭疼的問題。
而疫情期間的“空中課堂”,更加劇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產生。孩子需要在家聽網課并實現自主學習,但是,受限于青少年的自我約束能力,許多孩子不僅無法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甚至還因此迷上了網絡聊天、網絡游戲等。父母的焦慮也因此而不斷加劇,并導致家庭矛盾的產生和親子關系的對抗。
當父母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嚴重性,并陪同孩子前來做心理咨詢時,一般會出現兩種心態:
大部分父母意識到——孩子的問題與家庭有關、與父母有關,因此會在咨詢師的幫助下,陪伴孩子一起改變、共同成長,并迅速給到孩子積極正向的影響,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里恢復健康心態。
而有一小部分父母則認為——孩子的問題是他自己的問題,與家長無關,只要孩子自己改變就好。更有甚者,父母在孩子改變和成長的過程中,因焦慮而指責孩子改變得太慢,并造成孩子的情緒不斷回落的結果。
很少有父母真正去理解孩子。他們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問題源于父母,源于錯誤的家庭教育。他們總是認為:我給了你吃的、穿的,就是愛你的表現,你就應該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其實,孩子只是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父母雖然給了他們生命,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跟自由,并不屬于父母。而孩子的成長歷程,卻與父母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是許多父母意識不到這一點。
就像在養花的過程中,如果施肥過多會燒苗,澆水不足會枯萎,光照不足會發黃,溫度過高也會出現問題。這些細節,養花的人都知道,即使花被養壞了、養死了,養花人也不會責怪花,而是責怪自己不會養。
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卻很難意識到是自己不會養,而不是孩子不會長。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愿每一個孩子都被當成花朵一樣養育。我相信,只要父母努力成長,就一定能找到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