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江蘇某中專學校,15歲學生被毆打身亡,值得深思
2021年9月13日,江蘇一中專學校剛開學不到一周,兩名學生宿舍打架,一名同學被打死。
2021年9月12日,一段6名學生毆打1名女生的視頻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傳播。經調查后確認:8月26日,河北涿鹿6名學生因日常瑣事對一女生不滿,以出去玩為由,將其約至涿鹿鎮馬軍莊村附近一田間路,并對她實施了毆打。
這樣的校園欺凌事件,還有很多很多。暴露出來的已經讓人觸目驚心,而未被發現的更是數不勝數。
我們的社會怎么了?我們的學校怎么了?
在第一個事件中,那個打死人的孩子,可曾想過后果?他的殘忍從何而來?那個被打死的孩子,他為什么沒有奮起反抗?旁邊的同學又為什么冷漠以待?
在第二個事件中,打人的孩子不說,可能是害怕事情暴露對他們不利;那么,被打的孩子呢?她為什么也選擇沉默和隱忍?到底是怎樣的原因,讓她在備受欺凌后,依然不敢說出真相來維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作為度麥心理的專業心理咨詢師,接待最多的就是青春期來訪者。可以說,在當前咨詢過的來訪者中,青春期的孩子占比高達90%以上。這些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多,校園欺凌就是其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但是,讓人痛心的是——在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選擇默默承受,直到心理問題暴發。
在他們向我傾訴的過程中,我會問他們為什么不告訴家長。而他們的回答是:“告訴他們有什么用?”這個回答讓許多家長無法理解,但是,與家長深入溝通后,卻慢慢發現:校園欺凌的發生,本就來自于失敗的家庭教育。家長在處理類似事件時的態度和能力,決定了孩子是否愿意向家長求助。
那些欺凌他人的孩子,其成長的家庭環境存在嚴重的問題,才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品質出現問題。如果家長未能及時察覺和引導,在他們欺凌他人的同時,也為自己日后的成長埋下了隱患。即使當時未被暴露,也會扭曲其人格,并在他步入社會后,形成負面的社會效應。
那些受人欺凌的孩子,其成長的家庭環境也存在嚴重的問題,才導致孩子無力保護自己,甚至在受到欺凌后依然不敢尋求庇護。如果未能及時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創傷,會引發抑郁、焦慮、強迫、恐懼等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出現自殺等嚴重后果。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是社會的傳承。孩子的心理健康,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和諧程度。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培育基地。愿每一位家長都能懂得自我成長,用自身的成長去引導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避開傷害他人和被他人傷害的陷阱,在陽光下快樂成長、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