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說沒有王娡,就沒有漢武帝劉徹的帝位,但也可以這么說,漢武帝的前半生一直處在外戚勢力的威脅之下,讓自己內外不得自主,小的時候祖母竇太后權傾朝野,竇氏家族權力滔天。等到祖母竇太后去世之后,母親王娡又把持朝政,舅舅田蚡更是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劉徹并不是太子的人選,他的太子之位是母親王娡和長公主劉嫖奪過來的,當然他做太子是建立在栗姬失寵,和劉榮被廢的基礎之上的。但她們的陰謀不會逃過竇太后的眼睛,只不過竇太后對栗姬也很不滿,因此讓劉徹做太子這件事,她就沒有橫加阻攔。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沒有能力的人難以成為大漢天子,竇太后對于王娡的勝出,沒有什么意見。更何況王娡選擇結盟的人,是竇太后的女兒長公主劉嫖呢?竇氏家族的權勢,因竇娥房而起,而漢景帝之后,必然有新的外戚會崛起,竇太后和長公主劉嫖不得不早做準備,因此才有了劉嫖主動接近栗姬,想把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的一幕發生。
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史記·外戚世家》
但是栗姬并不領情,他認為漢景帝身邊的美姬,都是劉嫖介紹的,因此自己才受到了冷落,所以對于長公主劉嫖的主動示好不理不睬。劉嫖這叫做政治投資,就和后來的平陽公主進獻衛子夫給漢武帝劉徹一樣,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史記·外戚世家》
熱臉貼冷屁股,這個滋味可不好受,長公主劉嫖開始物色新的人選,這時候王娡正好找上門來。劉徹的小嘴可甜了,他第一次見到陳阿嬌的時候,嘴里就一口一個“姐姐”得叫個不停,陳阿嬌笑著說:“你這個小鬼頭,姐姐想要個大房子,你能給姐姐嗎?”“這有什么難的?等我長大了,就給姐姐造一座用黃金打造的房子,讓姐姐住在里面!”“吹牛!”陳阿嬌拍了一下劉徹的頭,并沒有當真,但是這句話在劉嫖耳朵里卻是格外順耳。
劉嫖開始在漢景帝耳邊說栗姬的壞話,她說:“栗姬心胸狹窄,不適合做皇后,他經常詛咒那些受寵的妃子,這是邪魔外道的做法,根本沒有資格做一國之母!”漢景帝當然不會偏聽偏信,但是對于立栗姬為皇后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下來了。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史記·外戚世家》
漢景帝的身體不好,為此悶悶不樂,他告訴栗姬,自己百年后,打算讓栗姬照顧自己的孩子們。于是對栗姬說:“我去世后,希望你能善待我的這些兒子!”這可是最好的機會,只要栗姬回答的得體,皇后之位非她莫屬,劉榮的太子之位也將牢不可破。但是栗姬的表現很糟糕,她滿臉怒氣,對漢景帝說:“陛下,你的兒子那么多,我怎么照顧得過來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況且他們都有母親,她們管自己的兒子,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漢景帝氣得說不出話來,心中已經有了想廢太子劉榮的念頭,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機會。
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史記·外戚世家》
王娡知道漢景帝需要一個借口,既然你自己不忍心,那就讓我來幫幫你吧。她找到了大行,對他說:“劉榮已經是太子,栗姬肯定是皇后,但陛下不好自己來說,需要有個忠順之臣來提,這個機會陛下決定交給你!”大行聽了喜上眉梢,第二天上朝,大行便對漢景帝說:“母以子貴,如今劉榮已經是太子,請立栗姬為皇后,以從天下之望!”漢景帝笑了,不過是冷笑,他對大行說:“這事是你該議論的嗎?”隨即說道:“大行妄言國事,居心叵測,立斬!”“陛下饒命,是王夫人讓我說的,這事情不怪我!”漢景帝示意左右堵住大行的嘴,把他拖了下去。漢景帝的目光看向群臣,大家都一言不發,他接著說:“廢黜劉榮太子之位,改封為臨江王,如有妄議者,罪同大行!”
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史記·外戚世家》
栗姬想見漢景帝訴說,但是漢景帝就是不見她,于是栗姬整日以淚洗面,不久后就郁郁而終了。你說漢景帝不知道王娡的伎倆嗎?我看未必,漢景帝可是玩弄權術的高手,知道王娡和長公主劉嫖從中作祟而不挑明,也是有他自己的苦衷的。栗姬確實是冤枉的,劉榮確實無辜,但是作為太子,作為皇后,他們不稱其職,把江山交給栗姬和劉榮,漢景帝不放心。他們根本不是其他人的對手,因此皇權將進一步削弱,這是漢景帝最無法接受的。盡管王娡狠毒,但她可以讓劉徹坐穩皇帝之位,可以彈壓那些不屈之臣,這才是漢景帝選擇劉徹的原因,與其說選擇劉徹,還不如說是選擇了王娡,就和當年劉邦選擇劉盈一樣,實際上是把天下交給了呂雉。
武帝即位,為皇太后,尊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封田蚡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漢書·外戚傳》
在母親的幫助下,劉徹成為了太子。漢景帝去世后,劉徹成為天子,王娡成為了皇太后,舅舅田蚡成了武安侯,于是王氏一門顯貴,同時竇氏外戚的權力也得到了保護,竇嬰成為丞相,而田蚡做了太尉。但隨著漢武帝年齡的增長,他在越來越感到母親和舅舅帶給自己的壓力,田蚡買官賣官,安插自己的黨羽,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竇嬰憑借自己是漢景帝的托孤之臣,與田蚡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漢武帝利用竇嬰和田蚡之間的矛盾,先是以矯詔的罪名,把竇嬰腰斬于市,而后田蚡也在壓力下瘋癲而死。最后當漢武帝站到母親王娡面前時,他已經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孩子,而是乾坤獨斷的天子,“母親,后宮之事,您來做主,宮外之事,您不聽不問就好了,我自會處置!”還沒等王娡說話,漢武帝的背影已經遠去,“你這個逆子!”王娡的咆哮是那么軟弱無力,漢武帝超越了母親,把竇氏和王氏外戚勢力徹底趕出了朝堂,屬于漢武帝的大一統時代來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