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2014年重陽節寫的一篇文章。今天是2016年10月9日重陽節,我又把這篇文章拿出來看看,也請朋友們看看,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轉給您的朋友和家人看看。
2014年10月2日,農歷的九月初九,國慶節遇到重陽節,同時也是中國老年節。三節相聚,其樂融融。我在外游玩了一天以后,回到家里,習慣地打開電腦,看看新聞。
10月2日的許多新聞都和老年人有關。我欣喜地看到有的孝順的子女在給他們的父母洗腳,有的在給老人做好吃的。地方政府慰問老人,百歲老人現身熒屏,傳授自己長壽的秘訣……。這些,讓人看了感覺挺溫暖和諧。
同時。我也看到了這樣一個觸目驚心的消息,中國老人的自殺事件明顯增多,特別在農村,這個問題顯的更加嚴重,有的地方,農村中老年人自殺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
第七屆全國心理衛生學術大會調查顯示,中國每年至少有10萬55歲以上的老人自殺死亡,自殺已成為中國老年人排行死亡的第十大原因。在自殺死亡的老人中,9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同時,中國的老年期精神障礙的患病率達1.5%,明顯高于普通人群。
老年人已成為我國自殺率最高人群。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指出,目前老年人自殺有三大原因。
1、 病痛折磨 不堪忍受是首要原因。
2、 家庭經濟拮據 擔心看病花錢連累子女。
3、 精神抑郁 感覺活著沒有意義。
有社會學專家專門對農村老人的自殺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發現農村老人自殺的原因是:未富先老,身患重病。農村的老人全靠家庭養老。當他們人已經老了,家庭卻依然貧困,如果此時他們又患了重病時,巨大的精神、經濟壓力和疾病導致的肉體痛苦讓他們選擇自殺。有的農村老人對調查者說,他們有三個兒子: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在他們眼里,這三個兒子最可靠,在他們痛苦時,這三個兒子也許能幫上忙。”他們的這些話,讓人很心痛。
我還看到,有的農村家庭對于家庭中老齡病人的自殺,持有漠然的態度,認為是一種自然死亡,是他們本人擺脫痛苦,家庭擺脫壓力和負擔的最快方式,有的家庭成員還為自殺者提供幫助。這樣的情況真讓人感到心寒!
看了這些消息,讓我的心情很沉重,畢竟自己也是老年人了,有一種戚戚相憐,物傷其類的感覺。我們這一代老年人是上世紀40~50年代生人,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風風雨雨,艱苦奮斗?,F在終于退休了,可以松口氣,享福了。卻遇到這樣的事,疾病貧窮劫持了我們,最終我們過不了這個坎,選擇自行了斷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太過于悲慘!我們決不能這樣生活!我認為老年人應該是尋歡作樂地度過晚年。老年人怎樣才能愉快地度過晚年?我想就這個問題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老年生活要尋歡作樂的前提是必須生活有保障。
大多數老年人生活保障主要靠國家。截至去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占總人口的14.9%,這一比例明顯高于10%的聯合國傳統老齡社會標準。官方預計,未來20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高峰期。國家應該抓緊研究老齡社會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應對措施,給全社會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和保障。研究和解決社會養老的各種問題,是社會安定和諧的關鍵所在。因為,人人都會老,個個都需要。
綜觀現在我國的養老制度,感覺城市的大部分老年人基本有保障。有退休金和醫保,能做到衣食無憂,有病可治。但是,占老年人60%左右的農村老年人,從農村社保醫保領到的錢很少,不足以保障基本養老生活。他們主要靠家庭養老。國家應該研究和出臺一些有利于農村老人社會養老的政策。因為,在人生的后一段,在喪失了勞動能力的時候,所有老人的需求都是同樣的,社會應該給予農村老人提供盡可能平等的,能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社會養老。
在農村的老年人,應該淡化養兒防老的意識,強化自己養老意識。在自己身強力壯的時候,就要為自己儲蓄養老金,以備自己的晚年之需。不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財富都放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從小養到大,還要給他掙錢蓋房子娶媳婦,讓成年的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自己的生活。老年人應該擁有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老年人擁有一個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是晚年生活愉快的關鍵。
我在年輕的時候,每當我看到那些在太陽底下曬太陽、閑聊、打盹的老人,那些提著鳥籠到處閑逛的老人,會產生一種害怕退休的感覺,以為到那時,就會退出了社會舞臺,生活很悠閑也很無聊。
人在年老退休以后,會產生一些思想問題的。
昔日的官員們,退休前的前呼后擁和退休后的人走茶涼,門庭冷落形成了巨大反差,給這一批人在精神上帶來了很大的失落感,給這一部分人的退休生活帶來了苦惱。
昔日的美女們,望著鏡子里滿臉皺紋的自己,感嘆紅顏易老,歲月無情,心中升起陣陣悲涼。女人在更年期的生理變化,會導致許多老年婦女精神出現抑郁,容易發生心理疾病。
昔日的能人們,對于自己日漸減退的體力和能力,干起事來也感到力不從心,面對鏡中兩鬢斑白的自己,也發出了人生苦短的感嘆。
在這一時期,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成家立業并忙于自己的事業而無暇顧及老人。這讓許多老人特別是喪偶的老人備感晚年的孤獨冷清。
如果再遇到更多更大的打擊,如經濟拮據和疾病的折磨,就會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過的很郁悶和痛苦。不少老年人由此抑郁寡歡,患上了心理疾病,使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應該如何看問題才能讓人心態平和,少得心理疾病。我認為,老年人把世間萬事看淡,擁有一個平靜的心境對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很重要。
世間萬物都是“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當我們為遇到的“禍事”苦惱萬分時,其實“福事”就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我們不必為眼前的“禍事”而鬧心不已,影響生活。
金錢和地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就行。人在老年時,應該淡泊地位和金錢,過平平談談的日子。過分地看重和追求金錢和地位,不擇手段的獲取,這是許多人“晚年不?!痹?,本來很完美的人生因此而中斷,轉為失敗,帶來“牢獄之災”,晚年在監獄里度過,這是人生的重大失敗。
人在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是人們精神生活充實的一個重要的根源,是老人尋歡的重要途徑。老年人應該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為此孜孜奮斗。這樣,會讓人由衷的感到自己的人生過的很充實快樂。這一點是我在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時深切感受到的。
我在香格里拉旅游時,導游對我們介紹了這里的藏族老人的生活情況。云南香格里拉地處高原,山高路遠,比較貧瘠。我原以為這里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可能會生活的艱難單調。聽了導游的話,我感到我完全錯了。導游介紹說,這里的人一般到50~60歲就退休了,把家庭的財權完完全全地交給他們的孩子,而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宗教信仰活動中去。他們會背上行囊,拿上轉經筒去朝圣,就是在書里和電視看到的那樣,朝著他們的圣地,一步一磕頭。有時一出去,就是幾個月。他們認為這樣過的很有意義,這讓他們在精神上感到很充實,很愉悅。
有能力和身體好的老年人完全可以在退休以后找到自己事業的第二個春天,這也是老年人尋歡的一條途徑。
我在年輕時曾害怕退休,怕自己會無所事事,很無聊地打發時光。但是,等到我退休以后,我發現退休以后的生活其實是別有洞天。
首先,是我自由了,我不用為了生計去干那些我不喜歡的工作,也不用仰人鼻息和俯首聽命的讓別人來安排自己的命運,我可以完完全全地主導自己的命運。
再者,是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來干我喜歡的事情。工作就是干自己愛好的事情,這個年輕時擇業的愿望在我退休以后才實現了。我退休以后,比我上班時還要忙。我學習了電腦設計、寫作、攝影、影視制作、舞蹈藝術、繪畫等等,忙的不亦樂乎,圓了自己年輕時的許多夢,如作家夢、舞蹈家夢、攝影家夢等等,精神上感到很充實滿足和快樂,尋找到了自己事業的第二個春天!
方勵,一位50后。1982年畢業于華東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專業,1989年又于美國Wake Forest大學獲得了MBA學位。1991年他創建了勞雷工業公司,在地球科學和海洋科學技術領域都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在2000年創建了勞雷影業公司和北京勞雷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并拍攝制作了多部影視劇。到現在,已經61歲的他還是在快樂地“玩”著,有時忙的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他為什么要這樣,請大家看看他的演講《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就全明白了。
我認為人老了就是要這樣生活,怎么快樂,就怎么活!郁郁悶悶也是一天,快快樂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選擇快樂!
還就一種快樂叫奉獻。人的一生很短暫的,有能力的人應該盡可能多的為社會做貢獻,而自己也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我的博友網易名博山間溪流,一位70多歲的高級工程師,從退休以后,就精心經營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博客辦成一個造福社會的大百科寶庫,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他自己也樂在其中,晚年生活過的很精彩。
老年人要尋歡作樂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疾病纏身的人肯定得不到快樂。要想愉快的度晚年,必須學會如何養生健身很重要。人到老年,雖然,人的衰老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墒钦莆樟丝茖W的養生和健身的方法,可以減緩人的衰老,少得病,做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壽星。
在老年人諸多的健身方法中,我很推崇的運動是:太極拳、太極球、瑜伽、舞蹈等等。我個人很喜歡的運動是瑜伽和舞蹈,這兩項運動讓我在歡樂愉快的心情下鍛煉身體,并且很有成效。 具體詳情見我的博文《我的減肥健身秘訣》。
看看這些老年人的瑜伽表演,就可以感受到這是一項多么好的健身方法。
舞蹈健身也是一項非常好的健身運動,它讓我們在健身中還可以享受藝術的熏陶,讓心情變的很快樂。還讓我走上了舞蹈創作的道路。我的《彩云之南廣場舞》已經到了80集,我又推出了《彩云精品舞》40集,讓我的舞蹈更上一級臺階。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要微笑面對,要快快樂樂地活,無怨無悔地離去。這就是我對人生晚年生活的看法。
祝老人們逆生長,越活越年輕!
祝大家重陽節快樂!
視頻:方勵 《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點擊視頻框三角形觀看)
彩云精品舞視頻:蘋果豐收(點擊視頻框內三角形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