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成藥內治法
1.行痹型: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游走不定,關節屈伸不便,或見惡風發熱等表證,舌苔白膩,脈浮。當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為治,可選用追風透骨丸,每次10粒,每日2次口服;風濕骨痛液,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口服;天麻片,每次6片,每日2~3次;蠲痹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復方雪蓮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2.痛痹型: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不可屈伸,痛處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遇熱則舒,舌苔薄白,脈弦緊。當以散寒止痛,祛風除濕為治,可選用強筋健骨丸,每次10~15粒,每日2次口服;木瓜丸,每次30丸,每日2次口服;強力天麻杜仲膠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三烏膠丸,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
3.著痹型: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便,肌膚麻木不仁,舌苔白膩,脈濡緩。當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為治,可選用小活絡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紅藥片,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腰腿痛丸,每次10粒,每日2次口服;寒濕痹顆粒(片),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風濕馬錢片,每次4片,每日1次口服;木瓜通痹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4.熱痹型: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則舒,痛不可觸,關節游走疼痛,不能屈伸,可涉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汗出惡風,口渴煩悶等癥,舌苔黃燥,脈滑數。當以清熱通絡,疏風勝濕為治,可選用二(四)妙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濕熱痹顆粒(片),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正清風痛寧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黃連膠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
5.血瘀型: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肌膚疼痛,麻木不仁,固定不移,舌淡苔白邊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澀。當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治,可選用三七片,每次3片,每日2次口服;大活絡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云南白藥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
6.肝腎虧虛型: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遇勞則劇,頭目眩暈,腰膝酸軟,舌苔薄,脈細弱。當以補益肝腎為治,可選用獨活寄生丸(合劑),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壯骨關節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壯腰健腎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杜仲沖劑,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刺五加片(沖劑),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
二、中成藥外治法
1.金黃散:取本品適量,用清茶少許調為稀糊狀,外敷于關節腫脹疼痛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紅腫疼痛,行走不利等。
2.麝香追風膏:將患處洗凈后,取本品一張,外敷于患處,每日1換。若貼后配合局部濕熱敷,效果更佳??墒栾L散寒,通絡止痛,適用于寒濕痹證。
3.麝香虎骨膏:將患處洗凈后,取本品一張,外敷于患處,每日1換。若貼后配合局部濕熱敷,效果更佳??墒栾L散寒,通絡止痛,適用于寒濕痹證。
4.骨痛貼膏:將患處洗凈后,取本品一張,外敷于患處,每日1換。若貼后配合局部濕熱敷,效果更佳。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用于血瘀型痹證。
5.正骨水:局部常規清洗后,取本品適量涂搽患處,而后用熱水袋或熱毛巾外敷,每日2~3次??苫钛?,通絡止痛,適用于血瘀型痹證。
6.骨質增生一貼靈:局部常規清洗后,取本品1張外貼疼痛處,每次貼12~14小時,每日更換1次,每次換藥間隔12小時,15~20天為1個療程??苫钛觯⒑ńj,除風祛濕,散結止痛。
7.獨活止痛搽劑:局部常規清洗后,取本品適量外搽疼痛處,并用熱毛巾濕熱敷,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鐘??伸铒L除濕,活血通絡,適用于寒濕痹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