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之一,積極預防與治療高血壓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多數國內外指南將血壓 < 140/90 mmHg 推薦為高血壓患者的控制目標,并對一些特殊人群的血壓目標值作了細微的調整。但近幾年的研究帶來了高血壓治療的新理念,強化降壓可能更為顯著地減少高血壓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在第 33 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上,來自河北省人民醫院的郭藝芳教授就該內容進行精彩分享。
近年國內外多個指南均對血壓的控制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多數推薦將血壓 < 130/80 mmHg 作為高血壓患者的控制目標。所有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在 < 140/90 mmHg,舒張壓目標值均為 < 80 mmHg。推薦多數 18~69 歲患者將收縮壓控制在 120~130 mmHg 之間;對接受降壓藥物治療 ≥ 70 歲的患者,若能耐受建議將收縮壓降至 < 130 mmHg。將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為 ≥ 130/80 mmHg,并將 < 130/80 mmHg 作為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如果能耐受,推薦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4/5 期慢性腎病、以及糖尿病伴靶器官損害者血壓控制在 < 120/80 mmHg。在能耐受的前提下,應將 < 130/80 mmHg 作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強化降壓目前已成為國際上的專業領域共識,大量研究證實其能帶來更多的獲益。近年國內外多個研究均顯示,強化降壓能降低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與心血管死亡風險,在老年人群中同樣是安全有效的。隨訪 4 年顯示,無論基線血壓水平如何,無論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收縮壓每降低 5 mmHg,MACE 風險降低約 10%。卒中、冠心病、心衰與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降低 13%、7%、14% 與 5%。· 未發現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基線血壓水平以及基線年齡有關;· 老年人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同樣安全有效,沒有證據顯示不同基線收縮壓或舒張壓水平(低至 120/70 mmHg)的老年患者在降壓預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療效方面存在差異。與降低至 133 mmHg 相比,將平均 SBP 降低至 121 mmHg,顯著降低了各種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特別是心力衰竭的發生風險。對于主要終點事件的發生,強化組較標準組的心血管事件減少 25%,強化組較標準組的全因死亡率降低 27%。強化降壓組血壓控制目標為收縮壓 110~130 mmHg,標準降壓組收縮壓控制目標為 130~150 mmHg,中位數隨訪時間 3.34 年。結果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強化降壓獲益更多,強化治療可使主要復合終點風險顯著降低 26%。對于多數高血壓患者,強化降壓不會增加體位性低血壓風險。相反,嚴格控制血壓能降低血壓波動幅度,進而降低這種風險。有腦梗死病史的患者接受強化降壓治療不會增加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復發風險,但顯著降低出血性卒中發生率。有卒中病史的患者接受強化降壓仍然存在整體獲益。
血壓控制目標 < 130/80 mmHg 是大勢所趨
< 140/90 mmHg 的血壓控制目標不能使高血壓患者最大程度獲益,在能夠耐受的情況下,應將多數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 < 130/80 mmHg。高齡、衰弱、預期壽命較短的患者遵循個體化原則,逐漸增加治療強度,密切監視不良反應。基層醫療機構是防控高血壓的主戰場,以 130/80 mmHg 作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目標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我國基層大量患者血壓未能得到滿意控制,推廣強化降壓理念有助于提高血壓控制率。第 33 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GW-ICC 2022)于 10 月 24~30 日以線上的形式舉辦,丁香園已獲得大會授權,同步轉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頻道的精彩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觀看直播,還有回放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