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無非就是西藥和中藥的治療,西藥講的是對癥治療,中藥講的是辨證施治,理論不同,但都是為了控制疾病。有些腎病,單純的西醫治療能夠治愈,單純的中醫治療也能夠治愈,但對于多數腎臟病都是采取中西醫結合,我們結合的是各種藥物的優勢,所以不要單純的排斥某種治療不好,一定要辯證的去看待每種治療方法。
總之,對于我國來說,起碼多了中醫這條路,治療的希望就比單純的西醫要大一些。今天我就列舉了6種常用的中成藥,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1.百令膠囊
主要成分:發酵蟲草菌粉。
功能主治:補肺腎,益精氣。用于肺腎兩虛引起的面目浮腫,夜尿清長,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輔助治療。
藥理作用:具有防治藥物腎毒性所致的腎小管損傷,修復受損腎小管上皮細胞,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的作用。
用法用量:每次2克,每日3次口服。
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咽部不適。
注意事項: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金水寶膠囊
主要成分:發酵蟲草菌粉。
功能主治:補益肺腎、益精益氣。用于肺腎兩虛,精氣不足,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軟,慢性腎功能不全見上述癥候者。
藥理作用:可有效改善腎病腎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細胞因子水平,增強抗氧化能力,從而起到減少蛋白尿及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用法用量:每次次0.99克,每日3次。腎功能不全者加倍。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忌吃不易消化食物。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益腎化濕顆粒
主要成分:人參、黃芪、白術、茯苓、澤瀉、半夏、羌活、獨活、防風、柴胡、黃連、白芍、陳皮、炙甘草、生姜、大棗。
功能主治:升陽補脾,益腎化濕,利水消腫。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SCr<2mg/dl)脾虛濕盛證出現的蛋白尿,兼見水腫,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納少等。
藥理作用:本品能降低慢性腎炎的尿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增加腎小球直徑和細胞數,減輕腎臟病變程度。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日3次。
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可出現口干、口苦。
注意事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陰虛火旺者慎用。本品未顯示出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尿的療效。
4.黃葵膠囊
主要成分:黃蜀葵花。
功能主治:清利濕熱,解毒消腫。用于慢性腎炎之濕熱證,癥見:浮腫﹑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黃膩。
藥理作用:可減輕或消除腎小球免疫性反應的作用,明顯減低尿蛋白的排泄量,并可以有效改善腎功能,升高血白蛋白。
用法用量:每次2.5克,每日3次口服。
不良反應:個別患者用藥后出現上腹部脹滿不適。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宜飯后服用。
5.黃蛭益腎膠囊
主要成分:黃芪、枸杞、山藥、薏苡仁、玄參、北沙參、墨旱蓮、紫河車、杜仲、三七、益母草、水蛭、蟬蛻、車前子、牛膝。
功能主治:補氣養陰,健脾益腎,化瘀利水。用于輕、中度慢性原發性普通型腎炎的氣陰兩虛證,或兼有血瘀、水濕者,癥見腰膝酸痛,疲乏無力,納呆便溏,面色無華,或見浮腫,舌質紫黯。
藥理作用:本藥可降低膜性腎小球腎炎或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血尿素氨和肌酐,減少腎小球的滲出、新月體的形成以及間質結締組織的增生,降低尿蛋白、膽固醇,提高其SOD含量。
用法用量: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
不良反應:部分患者服藥后可出現輕度胃脘嘈雜不適、胃脘脹滿、食欲下降,可改為飯后服用。
注意事項:1、孕婦禁用,產婦慎用。2、兒童患者慎用。3、近期希望生育的男性應慎用。
6.尿毒清顆粒
主要成分:大黃、黃芪、桑白皮、苦參、白術、茯苓、白芍、制何首烏、丹參、車前草等。
功能主治: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癥期和尿毒癥早期,中醫辨證屬脾虛濕濁癥和脾虛血瘀癥者。
藥理作用:可改善腎臟病理變化,穩定殘存腎功能,保護細胞膜,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穩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對改善腎性貧血,提高血鈣、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每日4次,早中晚各口服1袋,睡前口服2袋。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按主治證候用藥,按時按量服用。按腎功能衰竭程度,采用相應的腎衰飲食。服藥后大便呈半糊狀為正常現象,如呈水樣便減量使用。本品可與對腎功能無損害的抗生素、降壓、利尿、抗酸、降尿酸藥并用。忌與氧化淀粉等化學吸附劑合用。
注意事項:按主治證候用藥,按時按量服用。根據腎功能衰竭程度注意合理膳食。本品可與對腎功能無損害的抗生素、降壓、抗酸、鈣劑及糾正腎性貧血藥物使用。對有明顯出血征象者應慎用。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去選擇合適的藥物。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請咨詢醫生,不要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