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 略 書 中 的 別 樣 人 生
▼
每 晚 22 點 22 分 | 陪 你 讀 好 書
晚上好
GOOD EVENING
叔本華曾說過:要么庸俗,要么孤獨。于精神思想而言如此,于婚姻感情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果最后攜手走入婚姻殿堂的那個人,不是期待已久的靈魂伴侶和對的那個人,那么孤獨終老又何妨?
收到文稿的標題時,我正坐在奧林匹克公園廣場內的長椅上,用手機記錄下這段文字,一個人。迎面的是初春的暖陽和巍然屹立的盤古七星公館的大樓,眼前過往的游人,每個人都笑臉迎迎,絲毫沒有被生活打磨過的痕跡。真誠和爽朗的笑聲,沒有那么多的寒暄,更多的是行在路上的坦誠和誠心敬意。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討厭輕車熟路的附炎趨勢和惺惺作態的嘴臉,喜歡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感覺,哪怕是一段旅程,也會被那些真誠相待過、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所感動。感情自然不必多說,更是一度達到“潔癖”的極致狀態,寧可一個人驕傲的孤獨著,也不愿隨隨便便去開始一段不合心愿的感情。為此還曾被友人斥責說:你這樣下去會孤獨終老的。環視周圍那些單身的朋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年后假期尾聲,和堂妹淺小姐相約去了古都西安,說是“去”,實則為“逃”,是的沒錯,是“逃”到西安的。
淺小姐今年芳齡25周歲,父母眼中的她,也是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但她看上去一點兒都不著急,用她的話來說:著急有什么用?緣份沒到,你再著急他也不會出現呀,還不如隨遇而安呢?
理兒是這個理兒,事兒也是這么一回事兒,可父母三番五次的催促,加上春節期間還托朋友給她介紹對象,讓一度雷厲風行有些女漢子的淺小姐忍無可忍,只能借機逃出父母給的那些堪比如來佛袓五指山的壓力氛圍。
那日行程結束,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下榻的酒店,父母的奪命連環call又準時打來。淺小姐接完電話,眉頭緊鎖,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看她有些不悅,我大概也猜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本想去開導她,哪成想剛一開口,她便一股腦的把所有的不悅一吐為快。
原來,春節假期期間, 她沒能執拗過父母,去和朋友介紹的異性對象相親,當時相互還留了聯系方式,加了微信,對方對她的印象倒是很不錯,淺小姐卻說沒什么感覺,可以先做個朋友,誰知對方傍晚便發來信息詢問交往的事情,淺小姐一聽有些急了,本來就有些反對以這種方式為前提的交往,由于對方的一再催促,更是加深了心里認為只適合做朋友的想法,還憤憤的向我苦訴道:“他以為是在菜市場上買白菜呀,覺得差不多的就可以買回家據為己有了?”
我聽了之后,哈哈大笑。
后來,淺小姐和我講起了那個一直追求她一年多的一個仰慕者,各方面的努力,想要去得到她的芳心,但淺小姐評論最多的話就是:沒感覺,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聊不到一塊兒,只適合打鬧、做朋友。
沒感覺、不喜歡,應該是讓一段感情結束在萌芽階段最好的理由吧,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于千萬人之中,等待那個能聊到一起的靈魂伴侶,你所說的他都懂,你欲言又止的他也都理解,這種感覺應該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吧……
所以,如果等不到那個惺惺相惜的靈魂伴侶,庸俗的去將就著過一生,那還不如擇一城終老,就算嫁不出去又如何?就算孤獨終老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