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抒真情,魅力譜新篇。江南四月,春光恰好,“內蒙古印象”攝影展杭州巡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啟了一段“遇見”內蒙古之旅,藍天白云、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牧歌飛揚……在為期7天的展覽中,“草原夢想”近在眼前,117件攝影作品盡顯北疆風采,壯美和美善美、可信可親可愛的內蒙古“圈粉”無數。
如詩如畫 大美內蒙古呈現新景象
大美內蒙古有多美,通過“內蒙古印象”的鏡頭,春看沃野生金,夏賞百花爭艷,秋探大漠胡楊,冬享冰雪激揚,光影中的內蒙古盡情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富饒。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范慶瑜說,“內蒙古印象”生動展示了壯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多彩的民族風情、現代化的城市氣息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圖景。如詩如畫不僅是煙雨江南的婉約秀美,也是遼闊草原的多姿多彩。
《落日額爾古納》,遼闊大地,云蒸霞蔚;《黃河之水天上來》,大河蜿蜒,滄海桑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草豐美,牛羊肥壯……草原美景被定格在鏡頭中、呈現在光影里。
在浙江展覽館,深深被攝影作品《胡楊人家》吸引的杭州市民王先生,仿佛重回曾經的“內蒙古之旅”,再次感受蒼勁胡楊帶來的震撼:“2019年秋天我去內蒙古旅游,到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看大漠胡楊,那種美大氣而豪邁,屹立于沙漠、湖畔的胡楊彰顯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因為這份“戀戀不忘”,王先生特意與手機中的照片、攝影展的作品“同框”留念,再去內蒙古成為他今年的愿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茫茫草原、浩浩河湖、蒼蒼林海、綿延青山、浩瀚沙漠,眾多攝影作品從多個維度呈現了空間之美、綿延之美、生態之美。內蒙古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沙奏響生態協奏曲。
一往無前 活力內蒙古綻放新魅力
在“內蒙古印象”攝影展中,一幅幅攝影作品表達著在這片熱土上,生態版圖綠意盎然,多元文化交流互鑒,活力無限的內蒙古是人們向往的“詩和遠方”。
浙江展覽館入口處,“網紅”攝影作品《奔騰》成為展覽期間觀展者爭相合影的“打卡地”,奔騰的景象就是活力內蒙古的最好注腳。作品拍自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的草原,蒙古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特殊的物種基因、嚴酷的生存環境和遺傳的多樣性,造就了蒙古馬耐寒、耐旱、耐力強的特殊屬性,“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更成為內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象征,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奮斗歷程中。
“內蒙古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烏蘭牧騎、草原文化節,還有很多非遺,這些與江南風格完全不同的美,讓我們愛上了內蒙古。”杭州市民丁先生老兩口一邊觀展一邊談起記憶中的“內蒙古印象”,依然贊不絕口。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內蒙古美在風光,美在人心,更美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深耕人文沃土,讓文化的活力在北疆大地充分涌流,向上向善向好的新時代內蒙古多彩閃耀。
蓬勃發展 奮進內蒙古亮出新氣魄
遼闊的草原、綠色的牧場、奔馳的駿馬、飄香的奶茶……這些都是內蒙古,但內蒙古遠不止這些。
“內蒙古印象”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不一樣的內蒙古。《云海之光》,將變幻霞光和云海融為一體,電風車與輸電塔屹立山肩;《絲路新篇》,看飛馳列車進出二連浩特,“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在流光溢彩的鏡頭下,內蒙古蓬勃發展、活力奔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了發展的印記,捕捉了時代的脈動。
“加強內蒙古與浙江的'常來常往’,攜手合作,共同發展。”浙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小川希望通過攝影展等一系列活動,為兩地帶來更多更好更大的機遇,開創美好未來。
“糧倉”“肉庫”“奶罐”“絨都”,內蒙古不僅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更有飛機高鐵,通江達海,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亮麗北疆在更寬廣的舞臺、更精彩的賽道,搶抓機遇,追“風”逐“日”,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昂首闊步,奮進前行。
4月29日,“內蒙古印象”攝影展在浙江展覽館圓滿落幕,“內蒙古邀請”如約而至。最美的季節,內蒙古以如詩如畫的美景、一往無前的活力、蓬勃發展的奮進姿態,迎接“內蒙古約定”。
編輯部熱線:0471-4812196
地址:實踐雜志社(呼和浩特呼倫貝爾北路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