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壺關縣東部的晉豫兩省交界區。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谷最為奇異的自然風光。
太行山大峽谷不僅自然風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觀也光彩照人。這里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孔子回車、二仙真人的故事源遠流長,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流芳百世,史跡猶存。
公園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紫團山上,紫團山因山有紫氣繚繞成團而得名。山區萬峰突兀,方圓百里。古稱抱犢,風光絕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牘(山)”之說,是“海內不可多得”之勝境。
五指峰是五指峽的入口,五指峰集雄、奇、險、幽、美于一體,不僅有刀削斧劈的懸崖,又有千奇百態的山石。古人曾如此描寫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開,亭亭玉立絕塵埃,驚濤忽漲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來”。
天脊山
地處綿綿太行山腹地。位于山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被譽為“天之脊”。天脊山素有“賽江南”的美稱,完好的植被、清澈的泉水、美麗的傳說……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奇、險、絕、秀、幽為一體,氣候宜人。
山峰奇險獨特,高聳天際,直入云霄。景區之中四季流水不斷,各種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間,峰巒疊翠,植被繁多,絕壁、峽谷、清潭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扶梯而上的絕壁棧道,依崖而鑿,俯視山谷,落差300余米,驚險刺激之余,山間美景盡收眼底。
景區主要有三大景觀:天脊大佛——端莊慈祥;天泉飛瀑——氣勢恢宏,飛連晉豫,高度346米,堪稱華夏第一高瀑。植被氣候——植被覆蓋率達90%,負氧離子高達5600個,高于正常8倍,是一處天然氧吧,是游客休閑度假、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靈空山
靈空山地處沁源西北部五龍川鄉。山巖地質為寒武紀石灰巖,由于構造運動強烈,地殼發生變異,大面積基巖裸露,溝谷切割較深。山中心三條溝壑交匯,形成一處奇險的深谷。山巖之上為第四紀老黃土覆蓋,適宜植物生長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郁郁蔥蔥,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巖洞較多,險峰競秀,幽靜奇特。
靈空山雖然偏僻,地居太岳山脈的極深處,但它北通韓洪,南連岳陽(即今古縣),西達霍州,東走沁源縣城,歷史上四向均有川路相接,加上唐末五代以后它的名聲越來越大,所以對那些虔誠的朝山者來講,走起來倒還方便。作為名山,靈空山的山川林海景致,從古至今堪稱絕佳。
黃崖洞
黃崖洞在山西省黎城縣境內,位于太行山脈的北端,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殼相對運動產生的巨大能量,把這里的硬紅石英砂巖、頁巖層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峽谷,峭壁連綿數十公里,拔地而起,直沖云霄。
這種獨特而壯觀的地貌,與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這里的山體和地形以及巖石的質地都比較適合攀巖運動。
太行水鄉
距平順縣城30公里。沿此東行便入太行水鄉風景區。這里絕壁千仞,懸瀑飛瀉,高峽平湖,碧水漣漪,森林奇樹,湖光山色,松翠梅紅,稻香竹秀,集北國雄姿與南疆旖旎于一體,匯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于一地。
這里鴛鴦戲水,竹筏游弋,荷花映日,恐龍臥灘,度假山莊,蕩舟垂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天賜絕景與國之瑰定珠聯璧合。
仙堂山
仙堂山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該山原名“九龍山”。登高眺望,重巒疊嶂,云霧彌漫,如九龍匯集。仙堂寺古樸莊重,雄偉壯觀,鑲嵌在半山腰上,寺側獨秀峰(翠微峰)突兀于群山之中。
仙堂山十分秀美,秀美得像是一位躲藏在大山深閨中嬌媚怕羞的少婦。仙堂山使人覺得猶如投進母性的懷抱。許多人認為仙堂山曾是和尚的天地,據說東晉時此地已有寺院;然而女媧應是仙堂山最早的主人,山中北崖上的媧皇閣即可作證。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和華北各根據地8年抗戰史實的大型軍事專題紀念館。是集教育、科研、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八路軍總部長期駐扎過的太行山區山西省武鄉縣縣城。
館址背倚鳳凰山,面臨漳河水,景色秀麗,交通方便,太焦鐵路縱貫縣城,榆黃、沁溫公路在此交匯。館區主要分為主展區和游覽區兩大部分。主展區包括八路軍簡史陳列廳、八路軍將帥廳、日軍侵華暴行廳;游覽區包括八路軍游擊戰術演示廳、八路軍抗戰紀念碑、八路雄風碑林、徐向前元帥紀念亭等。風景秀麗的鳳凰山,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站在山頂遠望,巍峨的太行山層巒迭嶂;俯瞰腳下,清澈的漳河水環繞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