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兩人在詩中的造詣,合稱“劉白”。你也許不知道,這兩位都是出生于公元七七二年,并且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被貶再貶。
劉禹錫和白居易兩人的初次相逢,可以說實在太晚,相遇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55歲了。公元八二六年,劉禹錫奉召回洛陽,途經(jīng)揚州時,與因病罷蘇州刺史回洛陽的白居易首次相遇。
雖然以前未謀面,但在詩中的交流不少。這次相逢,當然也免不了飲酒作詩。白居易先作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送給劉禹錫,全詩如下: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畫像
大意是說:“您為我添酒,我為您吟唱詩歌。您的詩堪稱國手卻沒人賞識,這命運啊壓得人抬不起頭來,真是無可奈何。放眼望去,這景色讓人寂寞,那些庸碌之輩都在官場得意,而您這樣有才能的人,卻不得重用。雖然我知道才名會折損官運,但二十三年實在太多,太多!
作為今人,看完也不免唏噓不已。到底官場對于古代詩人來說,真的如此重要么?有贈必有答,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劉禹錫也當即做了一首詩送給白居易。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以說是千古絕句了。劉禹錫以“沉舟”“病樹”自喻,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相當豁達的襟懷。
我已是沉船,能否再次航行已不再重要,因為我的沉船,千帆已經(jīng)安全駛過,他們會達到成功的彼岸。我已是顆病樹,能否再煥發(fā)生機已不再重要,因為自己這顆病樹的前頭已經(jīng)是萬木皆春。國家的正軌,人民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愿望。
后來白居易在自己編著的《劉白唱和詩集解》序言中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應者聲同,交爭者力敵。一往一復,欲罷不能。”’’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矣!在在處處,應有靈物護持。”
現(xiàn)在,“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已經(jīng)是家喻戶曉了。意思也有了新的所指,現(xiàn)在多指“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并且還作為鳳毛麟角的十四字成語被常常引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