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一直鼓吹打新收益率并親身參與和實踐的人,去年直接搬磚了別人計算得出的20%年化收益率的結論,今年怎么也得自己仔細算過才對得起關注我的2w粉絲。
1. 哪些股票適合做打新門票?相信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百個雪球用戶也至少會給出幾十只打新門票,這些私藏的門票就留在大家心里吧。
2. 打新市值配售的規則是如何的?配置多少股票可以打多少新股?相信問出這個問題的讀者是屬于還沒入門沒教過學費的韭菜,如果這個問題都沒弄清楚,建議你直接百度/Google答案,本文不做科普。
3. 統計前2個月的打新收益率如何能得出全年的打新年化收益率?跟著我做量化交易、分級基金折溢價套利的朋友相信都是概率論的死忠,我們并不能預測未來,也不對任意一個隨機事件做任何解釋,但我們相信只要環境不變,只要耐心地擲骰子,概率統計的規律始終會顯現。
4. 哪些代碼屬于滬市的股票,哪些屬于深市?這種基礎小白的問題也建議百度/Google學習下,鑒于答案比較簡單,我就簡單告知是否600開頭可以用以區分之。
1. 分別配置1w、5w、10w至50w市值在滬市或深市,按照今年1,2月的表現來看,全年在打新上能賺取的收益率期望值是多少?
2. 有30w用于配置A股,分別在滬市和深市配置多少市值比例可以收獲最高的打新年化收益率?
3. 有50w用于配置A股,分別在滬市和深市配置多少市值比例可以收獲最高的打新年化收益率?
4. 平均打中一簽大約能賺多少錢?
申明1:本文計算1,2月的打新年化收益率并沒有采用1,2月申購的股票的集合,而是采用了在今年1,2月上市的新股的集合。這是因為奇葩的新股連板的現象以至于2月份申購的部分新股至今尚未開板(比如002853 皮阿諾就還在封板中)。
申明2:本文的計算均以開板價作為賣出價,開板后當天繼續漲停的,或者開板后又屢創新高的部分均屬于炒次新的高風險(收益)行為,并不在我們打新策略的獲利統計之內。對于正常手速的打新者,可能開板后還要遲鈍個一兩分鐘才賣出,所以收益率還得打個96折來看更合適。
今年1月份共有18個交易日,2月份也有18個交易日。加一起一共36個交易日,共有85只新股上市交易,其中滬市新股41個,深市新股44個,差別不大。平均1天有2.36只新股上市。
其中單簽最高收益為147,699.7元,由1月4日上市的吉比特創造;其中單簽最低收益為2月6日上市的張家港行,打新收益僅為2302.75元,后面你們也知道了,在張家港行上炒次新的投機者每簽賺了1w.
滬市平均單簽收益30475.79元,深市平均單簽收益20951.71元,兩市平均單簽收益為25545.68元。這是不是和你印象里的一致呢?要注意到深市雖然單簽收益不如滬市,但深市1簽只有500股,只需要配置5k的市值,所以實際上每1w市值的打新收益期望值深市是超過滬市的。
考慮到每只新股網上申購都有申購上限,所以不同市值配比下的打新年化收益率是不同的,我統計了下配置1w、5w、10w直到50w市值的滬市和深市股票,在今年1,2月份參與打新的年化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到,市值1w~5w,打新收益率是一樣的,這是因為1,2月上市的新股的申購上限沒有低于5000股的。而小市值的情況下的打新年化收益率也是高得驚人,滬深兩市都是超過了25%的打新收益率。隨著配置的市值的增加,打新收益率逐級下降,這是因為市值越高,就會觸碰到更多的新股的網上申購上限,于是市值增加所帶來的中簽率卻沒有隨之增加,導致打新年化收益率反而下降。表格相對枯燥,將它畫成chart如下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打新市值配比控制在15w~20w以內較為理想,再往上增加,收益率就會逐級下降。深市打新收益率在10w以內時比滬市打新收益率高,而當市值超過15w后,深市的打新收益率就不如滬市了,我猜這是因為深市新股的網上申購上限普遍低于滬市新股導致的。
如果你有30w用于配置打新門票,那么應該如何分配較為合理呢?請看以下市值配比打新收益率對照表: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配滬市市值20w+深市市值10w的效果最佳,30w市值的打新年化收益率可以超過23%。建議滬市市值不超過25w,深市市值不超過20w. 否則打新的年化收益率會急劇下降。換成可視化效果更佳的chart看是醬紫的:
可以明顯地看出滬市市值配比過多或深市市值比例過高的情況下對打新收益率的影響都很大,將滬深市值比例控制在20:10或15:15的時候,30w市值打新門票的打新效果最佳。
那么如果你有50w資金用于配置打新,應該在滬深兩市分別配置多少市值呢?看下表:
可以看到,50w市值參與打新的效果就明顯不如30w市值的散戶了,所以打新新政就是散戶的盛宴,從中戶手里收割了部分打新收益分給了散戶(大戶反倒是又可以申請網下打新特權了,反倒是也沒太多損失)。建議把滬市市值控制在25w~35w左右,這樣對應深市市值為25w~15w左右,總體的打新年化收益率可以保持在16%以上。畫成chart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50w市值的打新收益曲線和30w市值的打新收益曲線形狀是接近的,也是將滬深兩市市值配比在相對差異較小的區間內時能獲得最可觀的打新收益率。
這時候肯定又有“跳跳”跳出來問我了:“我至今沒打中過新股,打新收益率是0,怎么解釋?”問這種問題的粉絲,我先反問你一下,你的目前的市值有多少?是不是只有幾萬?極端情況下,如果你的市值只有1w,那么你一年時間打中一只新股就能獲得2.5w的打新收益,豈不是打新收益率要高到250%?上帝是公平的,所以只有1w市值的mini散,你們按現在的中簽率算,9~10年打中1簽才比較合理,這樣打新年化收益率也能高達26%左右~
那么對于高凈值散戶,如何合理合法地提高打新年化收益率呢?老問題了,作為科學理性的理工男,我認為任何時候申購都是一樣的(除非交易所作弊),所以我使用了雪球的自動打新功能(現在已經下線了,新注冊用戶用不了,可惜了),每天由雪球自動幫我選擇打新時間。想要提高收益率,科學打新的方法還是得多拿幾張身份證,多注冊幾個賬戶,這樣每個賬戶的市值下降到40w以下,甚至30w以下,總體的打新收益率自然就上去了(每個賬戶分攤30w以內的市值,按照統計完全可以獲取總體上20%+的打新年化收益率)。
如果你能說服妻兒老小把身份證交給你(還得騙他們視頻見證
最后額外說一點感悟,炒股(或者說投資)和打仗差不多,決定打仗(又叫戰爭)的結果的往往是全局的戰略和戰役,而不是局部的戰術和戰斗。選股不對,選時不準,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只要你的策略得當(比如分散持股,按量化指標選股,無視股票價格的漲跌,看準打新收益),那么在炒股這一戰役中戰勝80%的敵人,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