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都在解決自我價值的問題,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得到。我們經常只看到自己的錯誤,其實那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我是美善和真實。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不接受,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別人的缺點。
如何寬恕自己,生氣和愁苦的時候,不妨問自己:“我為何生氣?我為何覺得需要保護自己,我在害怕什麼?”自我探索的旅程就是覺察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和感覺,這樣才可以找到內疚和痛苦的根源。這就是覺悟和修煉。
學習愛自己可以通過學習愛別人實踐,“你對兄弟的感受不過反映出你對自己的感受罷了。”很深刻的一句話。
失望教給我們什麼:每當期望落空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把它當作一個改正的機會,修正期望。
接受眼前的遭遇,並從中學習。我們會有足夠的時間犯錯,然後再從錯誤匯總學會一些東西。我們如何詮釋自己的經驗是問題的關鍵。當你的期待受挫時,你願意修正它還是寧可認為自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而生氣?你願意做某經歷的受害者還是學習者?你願意把自己的經歷當成祝福還是懲罰?我們最好經常問自己這些問題。
真相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
這個世界無法提供你對完美的渴望,只會提供你成長和改變的機會。不執著於非要如何不可,我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珍惜當前所有外在條件,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每一刻都是嶄新的一刻,每一情景走在挑戰你不同的東西。整個世界能給你的是,無常、成長和變遷。我們能做的是,活在當下,放下期待,並且不要執著於任何成果。了解他人,透視那個充滿創造力的意旨,放下先入為主的評判,親近他,探問他的用心立意。若要找尋真理,往內去看,你一旦看清了自己的用心,才不會錯估他人的用心。
誠實的問一下自己,你是否還在追求安穩的十足自我掌控的人生,那是你由衷的期盼嗎?真相是世界絕不是如你所願的,世間萬象,始終在變動著,沒有一事一物是不變的。沒有一事一物是可以預測的。而只有愛是無所不容,無所不受,無所不愛。希望我們擁有溫柔而具有接納的心,著眼於理解他人(關注他人心意),放下自我掌控和妄下界定的習性,跟人們建立親密關係。
如何不批判他人。因為我們內心有恐懼才會不斷的批判別人。我們是為學習才來到這個世界而學習意味著知錯能改,並不表示你永遠是對的。記住兄弟的美善,記住自己的美善,承認自己的錯誤,接受別人的錯誤。試著理解這一點,做錯不代表壞,做對不代表好。
傾聽內心的聲音,傾聽自己的喜悅痛苦,憤怒和悲傷,學習與這些感覺共處,臣服,接納。當你感到自己是受害者的時候,你把自己的遭遇當成必須克服和能夠操縱的事,你的經驗若不符合你的期待時,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在療癒的過程中,你必須先無條件的愛自己,那是你不曾從親生父母那裡獲得的禮物。扭轉自己的信念:你一直相信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對你的看待上。慢慢的訓練自己,如何接納自己不加任何條件。那是任何人無法為你做的事情,別人只能協助你,鼓勵你,只有自己的靈魂必須為自己做的事情。
要想活在當下,就不能自訂行程,只要你對自己,對別人,或對外境懷有特定的期待,你便無法全神貫注於當下的那一刻。你能夠專注的深度如何,端賴你心靈開放的程度,他需要一顆完全不批判也不期待的心。我們要感覺愛的存在,也要感受到它的不存在。當我們感覺到愛不在的時候,把心定下來,試著學習傾聽,當你感到自己和別人分裂的時候,才可能看清,自己暗地裡已做了微妙的評判。而分裂的結果是你和對方的痛苦。
什麼是開放的心靈:慈悲的對待自己和別人,寬恕過去的種種;以平等的心態接近別人,尋找雙方共同的立足點,開啟和他人親密交心的機會。療癒的關鍵是將批判轉變為接納,由分裂轉變為靈犀相通。以及學習把緊繃轉變為自在,把閉塞轉變為開放,把不信任轉變為信任,將防禦轉變為接納,將排斥轉變為包容。真正的靈修是基於愛自己和接納自己的能力。我們要相信自己原本了無衝突,內疚,批判或譴責的能力。我們必定會療愈,療愈自己是我們來此世的唯一目的。
生活中如果遇到頻頻刺痛你的人,無需勉強自己去愛那個人,只要不遷怒,不歸咎,不譴責,不視他為仇敵就夠了,僅僅承認他確實刺痛了你,這種感覺與他人無關,把愛帶到並安撫一下受傷的感覺,這才是應該做的事情。一遍又一遍,重複的練習,從容的治愈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把愛帶回自己。
保有一顆柔軟、接納和開放的心,會讓自己感覺更好一些。當有封閉自己和排斥別人的心時,請警覺。
你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你認定被愛遺棄了,其實不是的。侵犯你的那個人,不過是反映出你缺乏自我肯定的事實,挺起胸來,承認你對自己的嫌惡,並釋放它。釋放那些嫌惡你的人,為他們祈福,不要用報復的念頭捆綁他,用愛和鼓勵的話語,溫柔的釋放他。寬恕的力量就是願意寬恕自己並不再用批判來約束別人。
世間沒有一個錯誤是修正不了的,也沒有一個過錯是無法寬恕的。勇於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不怕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每個人都是上主慈悲之鑽的一個切面,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這個獨一無二的尊嚴。
生命之主是這樣說的,我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我永遠不會收回那個愛。請記住你是被愛的,你也只能付出愛。世上處處需要你的愛,以及你對愛的見證,他們由衷的渴望你的溫言慰語。
在你的一生際遇中,人們來來來去去,有些人對你很好,有些人則不夠友善,但無論如何,你應先肯定愛的存在,同時也試著看出那些缺乏愛的言行背後原是一個受傷的人在哭求幫助,鼓勵別人像你一樣,往內去尋找愛的源頭。
我們來此生的目的是隨時隨地答復別人愛的需求。
與兄弟互動的時候,你只有一種選擇,或者視他為純潔無罪,或者證明他有罪,無論你選擇如何對待他,那就是你對待自己的方式。你只需認出兄弟的真貌,一路祝福他就行。不要兄弟為你的平安和快樂負責,而你也無需為他的平安和快樂負責。不要用任何理由拒絕兄弟的愛,因為讓他不快樂,你也不會快樂。不要迴避兄弟求助的需求,按照他的需要,讓他待著你身邊奮鬥吧,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祝福他,並提供他旅途需要的食物和水就行。當他來時,竭誠的歡迎他,當他走時祝他一路平安。用這種方式,你就會看到一個充滿信任和慈悲的世界。別讓他覺得虧欠你,也別強迫他留在你的身邊。不必為他犧牲,也不要他為你犧牲,只是盡可能的幫助他,並在你需要時,安心的接受他的幫助。
當你知道自己值得人愛,自然會從愛的角度去詮釋別人的言行舉止,而不至於經常受到傷害。
寬恕過去,無論發生什麼都不重要,再也不能影響你現在的生活,只要你肯釋放它。富裕之念,意味著你此刻覺得自己被愛,而且值得愛,給自己一個選擇的餘地,就等於給自己一個救贖的機會。“我看到自己所作的選擇,並看出它使我非常不快樂。我不想要這種不快樂的感覺,所以我要作不同的選擇,我決心看杯子半滿的那一邊。可以釋放過去,釋放傷痛。若要徹底治愈深度的創傷,就必須把創傷曝露在空氣和陽光之中。把愛帶入那個創傷,才能治愈所有的分裂和衝突,才能把我們帶回最初那無罪無咎的一體智慧。
你有愛自己的能力,那個能力必須從靈性中甦醒,你的靈性才會成長。看清自己的真相:沒有人能剝奪你的愛,愛永遠和你在一起。唯有你看清你是怎樣不愛別人的,才有可能看到你是怎樣不愛自己,唯有看清你是怎樣不愛自己的,才有機會學到如何去愛自己。
無論何時何地,當壞消息來臨的時候,你不妨想上天豈會給我一份有瑕疵的禮物。
寧可扮演受害者,還是但願憶起自己從未遭人惡意對待?每一分鐘我們都在做選擇。
當你準備批判和譴責別人時,先讓那個人進入你的內心,祝福一下你本來想責怪他地方,放下批判,把別人從你的偏見中釋放出去。你必須放下所有無價值的感覺,所有匱乏的念頭,所有的怨恨,以及所有的攻擊和防衛的反應,換句話說你必須學習把自己的另一邊臉頰轉給別人。恐懼只不過缺乏愛,匱乏只不過缺乏富裕,怨恨則是缺乏感恩。
放下執著,保持相當的彈性。風中小草的舞動。不快樂是由於永遠都在對抗外境,不斷的用自己的解釋來表示贊同和反對。我只是要求你察覺到自己的執著,自己的觀點,你贊同和反對背後的理由。什麼叫 無條件的快樂:你只需觀察隨風擺動的樹木。樹木的根扎的很深,枝葉伸的很廣,同時顯示堅強和臣服。保持相當的彈性,活出小草的韌性。時時刻刻抬頭挺胸,同時把根部穩紮大地,明白自己的需求,但滿足它的方式卻有賴於隨順人生的因緣,而非以某種特殊形式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你來此世的目的是為了要與人共鳴,懷著參與和學習的意願,懷著願心加入,觸動別人,也被別人觸動,盡情的感受。你的尊嚴在於徹底發揮人性,接納自己和別人的需求,慈悲是與你的情緒感受妥善調和。心靈一旦敞開,自然會注滿愛,施予之時,毫不期待回報,因為施予本身成了最好的禮物。坦然接受愛,為了讓別人也有機會憶起領受這份禮物。天心會堅定不移的愛你,疼惜你。就在這一刻,你不是幸福快樂,就是忙著責怪周遭。好好自問一下:這一刻,我是否感受到上天對我無條件的愛。
你必須對自己的神聖自性懷著欣賞和感恩的心,才可能認出造物主的榮耀。如何找到自性,放下自我評斷和批判,放下你對兄弟姊妹的一切批評,才會認出神聖的自性。你若想走上恩典的道路,就不會理會眼前的差異,而盡量找出你與別人共享共通之處,把眼光全部集中在那個焦點。
接受平等性:當你比別人多時,你會樂意拿出來與人分享,當你比別人少時,你也可以自在的接受和請求幫助。當他覺得遭到父母、子女、愛侶和上天的遺棄時,你用食物,飲料和勸慰來安撫他的痛苦,你接納他,讓他靠在你的肩頭,讓他大哭一場。世間沒有一個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你還覺得自己優於或劣於他人,這表示你未接受靈性生命的平等實相。
愛唱反調的對頭,其實最能反映出你不喜歡自己的那些地方,他會幫你指出你想要隱藏恐懼和自卑的癥結所在,只要你肯豎耳傾聽他對你的每項指控,就不難看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正。如此一來,拼命找茬的人,反而成了你真正的良師益友。學習愛自己的敵人,足以顯示你有面對自己黑暗面的願心。那個敵人,讓你看到自己的一面鏡子,直到你那張生氣的臉孔逐漸露出笑容為止。與人和平相處,不表示你一定要認同他們的意見,但你必須學會尊重他們。人的衝突的原因是想看輕對方的價值,貶義對方的尊嚴。
取下道德優越感的面具,請出你內在的小孩,會見那人內在的小孩,才能生出愛和接納的心,這正是寬恕的源頭。不愛你的兄弟就學不會如何愛自己,接納自己。激勵孩子的情緒和心智,讓他們感受到某種鏈接和安全感。接納他們,給他們希望和愛。請記住,你在給予別人之際,就等於給予自己。
個人的力量和真正的自尊,來自於他明白自已有權決定,該如何想,如何說和如何做。幫助他們直到如何去面對,去承擔並且去負責。心靈的導師會鼓勵你此時此刻為自己的不快樂負起責任。
只有誠實是不夠的,誠實和謙虛必須相輔相成。你可以謙虛的向兄弟說:這是我的看法,可能對,也可能錯,你自己覺得呢?最後的決定權仍然在你自己。
不吝嗇你的愛,每個人都需要愛,都渴望別人的接納,給他這個,他就不會害怕了,給他這個他就不會攻擊你了。
雙方都不需要委屈求全,當你覺得受到侵犯時,必須說不,這個不,只是針對他的行為,並非表示你拒絕響應對方愛的呼求。然後寬恕對方的無禮。先寬恕對方的侵犯,然後再心甘情願的給予愛和協助。試著靜下心來練習,把對操控所說的不轉變為對愛所說的好。以平等的心態來尊重自己和別人,不要攻擊,免得淪為受害者,也無須防衛,免得自己變成攻擊者。
你必須學會對別人所需要的愛說好, 你愈習慣這樣做,他對你的態度就愈不受恐懼所驅使。
你給予的愛愈多,就會引來愈多的愛。你應該明白,你捨不得給別人的東西,也會捨不得給自己。尊重自己的本色而活出尊嚴的人,才可能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尊重別人本色而仁慈相待的人,活出自己的潛能。
當你的兄弟攻擊你的時候,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你的愛。他若感受得到,就不會攻擊你,所以不必急於反擊,只需設法提醒他,他一直是被愛的。請記住一個感受不到愛的人,是無法給予愛的。我們需要感受一下藏在心頭的愛,並幫助別人也感受到它。每個人的唯一責任就是給予愛和接受愛。當別人悲傷和生氣的時候,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提醒他,他是被愛的,給他一個微笑,一朵花,一個氣球,一個三明治,一杯咖啡,甚至唱一首歌,對他說這是特地送給你的,祝你今天過的愉快。在你心情沮喪的那一天,也去做同樣的事情。世上沒有一件事,會比提醒別人和自己原是被愛這一事實,更令人興奮歡悅的了。
練習寬恕:這要你一想到某人或者某件事不對勁,先寬恕自己的這個念頭,只要你認為自己有錯,也一樣先寬恕自己的這個念頭。不妨對自己說:這看起來好像不對,但我懂什麼呢,我也許該反省一下,這是否是我不想面對的問題,正因為我不想去看,才認為他有問題。
若想根別人溝通,必須設法包容他們的觀點,如此當你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才容易被他們接受。尊重和信任是即使在你無法茍同別人的觀念之際,你仍能接受他。最好著眼於自己和別人的相通之處,而非分歧點,彼此才能和平共處。當你攻擊別人的觀念時,大多數會感到一種人身攻擊。唯有看到相通之處才會尊重差異。只有懂得想和尊重,那些差異不會影響親密的關係。永遠要給對方表現差異的空間,才能確保親密關係。接受你的現狀,接受他的現狀,別把差異當成問題,你和他才能活的安心自在。
你在世上所經歷的一切,是為了幫你學習信任自己,信任兄弟,信任上天。
寬恕是唯一不求回報的禮物,也是唯一在施與受之際,不帶給人罪惡感的禮物。誠懇的面對每一個噬心的負面念頭,然後慢慢放下。每一個念頭要么囚禁你,要么釋放你。上天說孩子,記住你可以隨時改變心意,重做選擇。寬恕是上天賜予的禮物,無論你到哪裡,這份禮物一直伴隨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