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6歲裸辭,工作10年設計師的忠告:這件事越早做越好
之前也跟大家聊過這個問題,但這里并非要和大家討論行業價值、熱愛與執著...如果你不確定,那么我建議你,不妨把自己的簡歷改成36歲去投一投,答案自然浮現。常聽人說,設計行業很少見到30歲以上的,基本都是20來歲。并非設計行業不允許“大齡員工”的存在,而是不允許30歲也還只是局限在畫圖層面的設計存在。這樣的設計,跟新人從專業上來說相差無幾,卻沒有年輕人能熬,創意也跟不上,還要分心照顧家庭,精力無法完全集中。
這才是行業里關于年齡的“真相”,年歲增長并不可怕,怕的是你只增長了年歲。這些年我所接觸到的BAT設計團隊,其中就不乏很多30 的優秀設計師,年齡在他們看來根本不是什么限制。與他們聊過后,我發現他們的從容源自有著自己清晰的規劃和路徑。不論是要肝一輩子設計的,還是想要帶團隊、轉行、創業的,他們都非常關注職業生涯的整體規劃。而「個人發展計劃」這個詞,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了他們的口中。后來我特意查過,個人發展計劃可不是簡單的職業規劃,它也叫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簡單來說,就是一份專為你定制的職業規劃,加上一套系統的、真正可以用的方法,幫你又好又快地實現「職場躍遷」。這種職場干貨市面上不少,大多偏理論,枯燥難懂,但我發現居然有一個課程是專門為設計師設計的,連上課頁面都是插畫 劇情式交互的體驗。① 麥肯錫咨詢公司推薦的工具和方法,學完就能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場路徑;②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資深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師指導,課堂和班群都有滿滿的干貨;③ 4節職場能力提升 27種職場工具,系統學習,一步一步做好你的「個人發展計劃」;④ 班群匯集了全國各地的設計師,你可以結識到來自奧美、騰訊等的行業精英。每一個上完課的設計人都贊不絕口,單是交互設計和插畫這一點就很用心了!
這次和風變合作,為朋友們爭取到100個優惠名額,聽其他學員說上課的班級幾乎爆滿,心動不如行動咯~不用1999,只要9.9,可以直接掃碼報名了。大作bigbigwork &「個人發展計劃訓練營」
設計是一條很長的路,對設計師而言絕不僅僅是一直埋頭畫圖這么簡單。想要在這條路上比別人走得好,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方向:未來的五到十年,你想要去到一個什么樣的階段,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成為公司的管理層,還是成為團隊的執行層,又或者想要有自己的工作室,穩定的副業...方向不同,所匹配的能力不同,需要學習和儲備的東西也是不同的。一旦路徑明確,加之個人的努力,你職業發展的速度會不可估量。三年前她只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助理,現在她已經是頭部廣告公司的設計總監,年薪50w 。我并不驚訝她的成長如此之快,因為我知道,她職業生涯的每一步都踏得穩穩當當。自從Alice入行以來,在對自我能力進行評估后,她就把職業目標拆解成了可行的季度、月度以及周計劃。為了保證目標計劃地順利進行,她還為自己做了一份時間表和精力管理計劃,記錄好項目進度和學習待辦。不僅如此,Alice還會定時對自己的工作做「項目復盤」,形成自己的一套設計模型,做到能預估項目完成時間。她把別人加班完成工作的時間用在精進業務上,提高設計審美、經驗管理、統籌能力和溝通表達等等,讓自己的職業成長形成了一個良性閉環。而不是陷在無休無止的加班中,消磨掉自己對設計的熱愛和初心。有空的時候,Alice還會在設計UGC平臺上找一些好的作品,研究里面的設計風格和相關設計理論,總結經驗作為自己的素材庫。看完Alice的每一項工作準備,我只能說她的老板真的很幸運。正如她所說,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不是對著電腦畫圖,設計、業務、策劃……這些優勢組合在一起,才是這個行業最需要的人才。
要么你專業能力比大部分人好,要么你綜合能力比大部分人好。從Alice的經歷就可以看出,設計師的競爭力,不僅僅在于專業。更在于你的底層能力,從職業規劃、系統學習到自我驅動,這也是很多設計師最容易忽視的。當初為了找到這一套系統成長的方法,Alice可費了不少功夫。現在我把它推薦給你們——風變專門為設計師打造的個人成長課程。有方法,還能自由安排每天的學習時間,在專業助教的指導下,別人花5年時間才能摸索到的能力,你7天就搞定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