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這里提到的“格律詩體”應該是指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又分七絕、五絕,不要求對仗。律詩分七律、五律、排律,除非首聯和末聯,其它聯必須對仗。另外,從廣義而言,詞和對聯也屬于格律詩體,某些詞譜也要求對仗,而對聯則必須對仗。
為初學者考慮,還是從基本概念說起。
一、什么叫對仗
格律詩體的上聯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關,并在上下聯同一位置滿足:詞性一致、平仄相反、不重復使用同一詞語,該上下聯就滿足了對仗要求,叫對仗。
對仗使格律詩體形式上整齊和諧,內容上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音韻效果。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對仗是律詩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沒對仗的詩不叫律詩;對仗是對聯的最主要的特征,沒有對仗不叫對聯;至于詞,只有某些詞譜要求對仗。
對仗的具體講究敘述如下。
二、對仗的要求
1、句子
①句子結構相同
是指對句(下聯)的句型應與出句(上聯)相同。比如以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等。例,杜牧的五律《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首聯和尾聯不要求對仗,頷聯的出句和對句都是狀動賓結構。
②平仄相反
對句平仄必須與出句相反。如,上首詩頷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詞語
對句與出句相同位置的詞語必須:
①詞性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②詞類相同(工對時)。例如,山川對山川,草木對草木等。
③詞的結構相同。單純詞對單純詞,合成詞對合成詞。
④出句與對句避免用同一字詞。
三、對仗的類型
1、工對
工對要求出句對句平仄相反,句型、詞性、門類相同。
例,杜甫的五律《詠竹》中的頸聯: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雨”對“風”,名詞相對且同屬氣候類,其余也都是同詞性相對,故屬于工對。
以下是工對的幾種情況:
①同一小類的名詞相對。如上例頸聯中的“風”和“雨”同屬氣候類。
②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
③反義詞也算工對。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曉戰”對“宵眠”。
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算是工對。像杜甫詩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與河是地理,草與木是植物,對得已經工整了,于是地理對植物也算工整。
⑤在一聯中,只要多數字對得工整,就是工對。例如《送瘟神》(其二)的頷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其中“紅”對“青”,“著意”對“隨心”,“翻作”對“化為”,都很工整。而“雨”對“山”,“浪”對“橋”,雖不是同類名詞,也算是工對。
2、寬對
寬對和工對相比較為寬松、不工整,詞性相同,門類有所不同,有的是因為專用名詞或“不以詞害意”等原因造成的寬對。
例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其中頸聯,“青天外”對“白鷺洲”屬于寬對,“白鷺洲”屬于專有名詞。
再如,陸游的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其中頷聯,“疑無路”對“又一村”即屬于寬對。
門類上不同的例子如杜甫的七律《秋興八首》之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巫峽氣蕭森。
……
叢菊兩開他日淚,
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頸聯中,“叢菊”對”孤舟”、“他日”對“故園”都屬于寬對 。
3、流水對
流水對指用上下聯表述一個意思,上聯和下聯若單獨考慮沒有獨立意義。在語法關系上,上下聯分別是一個復句的兩個分句;在邏輯上,上下聯形成對仗,構成承接、遞進、轉折、選擇、因果、假設、目的等關系。
例如,白居易的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其中頷聯即是流水對。
在寬對中提到的: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同時是流水對。
4、當句對
即出句及對句內各含有對仗的詞語,當句對又叫自對。例,白居易的七律《寄韋韜光禪師》
一山門作兩山門,
兩寺原從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
……
遙想吾師行道處,
天香桂子落紛紛。
頷聯出句中“東澗水”對“西澗水”、對句中的“南山云”對“北山云”,這就叫當句對。使用當句對的時候,一般多為寬對。
5、借對(假對)
①借字義
比如杜甫的七律《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其中頷聯出句中“尋常”可視為數量詞,和對句中的“七十”相對。因古時八尺為尋,二尋為常,此處借了字義。
②借字音
也就是我們說的諧音。
如,孟浩然的五律《裴司士員司戶見尋》
府僚能枉駕,家醞復新開。
……
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
誰道山公醉,猶能騎馬回。
其中頸聯中,“楊”諧“羊”,對出句“雞”,借了字音,從而使兩“動物”相對。
6、錯綜對(交錯對)
指上下句相對的字詞,不是依次相對,而交錯相對。如:
杜甫的五律《長江》中的首聯: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是以上聯中的“萬”對下聯中的“一”。
7、鄰對
鄰對是指詞意的門類相同或者相近,比如天文對時令,植物對動物等,比如李賀的五律《七夕》中的頷聯: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鵲”對“花”,屬于動物對植物。
8、扇面對
格律詩體中前聯與后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又叫隔句對。扇面對在詞里用的非常多,古詩里最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五律《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的首聯和頷聯:
縹緲巫山女,
歸來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
留在十三弦。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三、對仗的注意事項
1、 出句和對句中,相同位置忌諱重字。
2、忌合掌。合掌是指一副對聯中,單句同比或上下比同時出現詞義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復的字、詞。出句和對句所表達意思必須有遞進關系,轉折關系。即使同時說明一個主題也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描寫。比如:
五湖傳喜訊,
四海送佳音。
此例子是典型的合掌。
3、出句和對句要表達的主題不一致叫隔,也是大忌。
4、忌無規則重字。有規則重字是巧對,無規則重字是病對。如:
百鳥鳴春歌盛世,
一龍降世兆豐年。
其中“世”犯不規則重字。
總之,對仗是格律詩體中律詩、對聯和部分詞譜的要求。對仗使格律詩體產生美的音韻效果。要想掌握對仗的運用,必須熟悉對仗的定義及其類型、禁忌,多讀律詩、對聯等包含對仗的作品,并多動手練習,才能把對仗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詩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