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聽幾個人在酒席上閑聊,覺得頗有意思,便擇其要記了下來::
外甥:大舅已近70,按說應該給舅舅送禮了。可小舅才50出頭,給他送禮又太早,請舅舅們明示,我到底現在就開始給舅舅們送年禮好呢還是過幾年再送?
大舅:你的意思是要么都送,要么都不送。照你這個說法,假如我與你三舅壽命相同,我就少收近20年的禮。你說,這合理嗎?依我說,應該定一個規矩,哪個舅舅到了60歲,你就開始送。如果你覺得這個規矩可行,從今年起,你就要給我送,還要將前幾年的補上。當然,送禮不僅有合理不合理的問題,還有合情不合情的問題。合情,是雙方的,送禮的要講情,收禮的也要講情。考慮到你上有老,下有小,負擔較重,你把幾年的禮一起送來后,我會酌情退回。
外甥:行,明天我就送。送就送了,不要退回。二舅三舅,你們就再等幾年。
三舅:第一,外甥給舅舅送禮并非是法定的義務,沒有哪部法律上規定外甥一定要給舅舅送禮。什么時候開始送禮,送多少禮,送多少年的禮,給誰送,這一切都應該由你決定。前幾年,你沒給大舅送禮,表明你不愿意送,不愿意送就不送唄,怎么還要補?第二,就算要定一個規矩,那也不能由他一個人定。當然,也不能由我一個人定。你一個人定,好不好?也不好。別的人我不說,我說我自己。假如規矩由我來定,規矩一定對我最有利。第三,雖然法律上沒有說到外甥一定要給舅舅送禮,但按習俗,這個禮是不可以不送的。你送不送這個禮,不僅是尊重不尊重舅舅的問題,也是尊重不尊重你母親的問題。同時,你見過只給一個舅舅不給另一個舅舅的嗎?反正我沒有見過。人們常說入鄉隨俗,我們本來就在這個鄉,就更應該尊重本鄉的風俗習慣了。你要是只給大舅送,不給我們送,對我們來說沒有什么,只怕是人家要笑你,說你不懂禮數。
大舅:風俗就如國情、傳統一樣,是某些人手中的一張牌,出不出、什么時候出,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
二舅:我贊成你大舅的說法,也贊成你三舅的說法。贊成你大舅的說法,就是今年就要送,送禮要公平,少送的要補上。贊成你三舅的說法,就是要送都送,要不送都不送。說明白了,就是從今年起,你就要給三個舅舅送禮,同時,你還得給你大舅補送。至于給不給我補,我是無所謂的。
三舅:如果給你大舅二舅補送,那就等于在幾年前10幾年前你就給他們送禮了,而沒有給我送。這與現在給你大舅送而不給我送沒有什么兩樣?
外甥:看來,我怎樣送都不公平,最公平的辦法只能是不送。當然,我還是要送的。但要等到三個舅舅把規矩定好了。
后來,大舅要二舅三舅以大局為重,放棄自己的主張,按他所說的規矩辦,不然,對大家都沒有好處。三舅要大舅不固執己見,否則,對大家都有害無益。后來,話題變為定規矩的規矩。再后來,宴席結束,我走了,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繼續說下去。
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系,歡迎合作。
評論是一種態度,評論是一種思想,評論應該是一種正能量。
亞波評論,聚集有溫度的評論!
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本號已應主流媒體之約第一時間出品系列原創解讀、評論、課件,歡迎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