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時間2月4日17時18分,俄羅斯外交部網站發布了一條一句話官方信息:“受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委托,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弗拉德科夫將于2月7日訪問大馬士革,并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舉行會見?!?br> 與此同時,正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拉夫羅夫本人也親自證實,他將與弗拉德科夫2月7日一道訪問敘利亞,但他沒有對此行的目的和任務透露任何細節消息。另據俄副外長加季洛夫2月4日個人微博上透露稱,拉夫羅夫此行旨在找到化解敘利亞危機的政治途徑。他說:“拉夫羅夫部長和對外情報局局長弗拉德科夫訪問大馬士革,確認了俄方以政治手段消弭沖突的堅定意愿。 ”但本報記者發現,有俄羅斯學者竟然大膽猜測,兩人此次大馬士革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勸說巴沙爾按阿盟規劃的模式主動讓權。
俄中再在敘利亞問題上聯手動用否決權
美國東部時間2月4日上午11時54分,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就西方國家以及阿盟提出的譴責敘利亞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13票贊成,2票反對,零票棄權,由于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和中國行使否決權,決議未獲得通過。這讓幾天前專門趕來在會上慷慨陳詞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法國外長朱佩和阿盟秘書長阿拉比感到很失望。
這已俄羅斯和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繼2011年10月以來第二次否決敘利亞決議案了。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稱,“俄中兩國被迫使用否決權,反對這個并沒有兼顧沖突雙方平衡的議案?!倍驮谶@次表決前,俄外長拉夫羅夫就已經明確表示,摩洛哥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的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完全讓俄羅斯無法接受”,希望安理會不要急于在當天就這一草案進行表決。拉夫羅夫還警告,“如果西方國家還想在安理會鬧出丑聞,那么我們也無法阻止他們?!彼嘎?,他已于2月3日將俄方修改意見告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及俄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而丘爾金還將把這些修改意見傳達給有關國家駐聯合國代表。拉夫羅夫強調,“這些修改意見是理性、客觀的,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理智能夠戰勝偏見?!?br> 據俄塔社的消息稱,經過長時間的磋商,由摩洛哥代表阿盟提交的草案考慮了俄中及其他一些成員國的主要關切,取消了明確要求巴沙爾交權給副總統的內容。但草案表示“完全支持”阿盟今年1月22日作出的關于“政治過渡”的決定,這是俄方明確反對的。
而就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敘利亞決議進行表決前,俄外長拉夫羅夫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還借共同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之機舉行了單獨會見。但很顯然,兩人在這次會見中并沒有就敘利亞問題達成各自希望的共識。對于這一表決結果,拉夫羅夫稱,“美國人試圖推動對于敘利亞的聯合國決議快速表決,而我們認為在這件事上不應操之過急。我們還記得,正是由于對利比亞的1973號決議匆忙表決,才帶來這個問題的一系列后果。”
拉夫羅夫強調,“在慕尼黑開會期間,我分別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和德國外長,我希望他們能夠聽到我們的意見,他們已經從我這里拿走了修改意見,并承諾要好好研究。我們修改意見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尊重了阿盟觀察團的報告內容。我們認為,敘利亞各方對話應在不預先設置任何結果的情況下舉行,即不設置對話開啟的先決條件?!?/font>
俄在敘利亞問題上與美歐“針鋒相對”的六大原因
其實,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作為敘利亞的傳統盟友,俄羅斯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幫助著敘利亞,這與俄羅斯在利比亞問題上“若即若離”、“搖擺不定”的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次幫助既有道義上的,也有輿論上的,更有實質上的。起初,俄總統梅德韋杰夫多次與敘利亞總統沙巴爾通電話,促其進行國內政治改變。而在敘利亞局勢趨緊之際,俄不僅派本國唯一的航母到敘利亞領海“巡航”,而且還堅持認真履行對敘軍售合同。為了早日平息沖突、為敘利亞當局“解圍”,俄又于2011年12月15日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自己的決議草案。俄在提案中指出,必須制止敘利亞流血沖突,要求敘沖突各方“立即停止所有暴力”。但是俄提案中沒有提及任何針對敘利亞的制裁。
分析人士提出,俄是想通過這種搶先提交方案的做法就是在敘利亞問題上堅持三個重要的原則:沖突雙方立刻實現?;穑粵_突雙方盡快坐下來通過全民對話解決國內政治危機;明確反對外部力量以任何形式包括武力干涉敘利亞國內事務。對于美歐指責俄羅斯版提案過于“軟弱”的說法,俄外長拉夫羅夫曾于1月31日明確強調,俄永遠不會讓批準對敘利亞動武的議案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
顯而易見,如果說去年俄羅斯在利比亞問題上有些“失算”、表現些“軟弱”的話,那么如今在敘利亞問題上,俄不會再讓美歐國家那么為所欲為了。因為,按普京今年1月18日在會見法國總理時表態稱,“埃及至今未結束動亂,還有一些人企圖改變敘利亞。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倍怼队^點報》1月31日的文章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別無選擇:如果巴沙爾政權倒臺,俄在敘利益將無法得到保障,雖然使用否決權將會與安理會多數成員國發生沖突,但在當前形勢下俄羅斯別無選擇。
那么,俄羅斯為什么在利比亞問題和敘利亞問題上的表現“判若兩人”呢?對此,俄《生意人報》于2月1日載文分析了俄在敘利亞問題上與美歐“針鋒相對”的六大原因。文章稱,首先敘利亞是俄羅斯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之一。倘或莫斯科在關鍵時刻拋棄了大馬士革,那么會讓克里姆林宮的其他伙伴十分寒心。其次,敘利亞是俄的重要貿易伙伴,俄目前對敘利亞投資總額達到200億美元。此外,俄雙方近年來簽訂了軍事合同總額達到40億美元,敘利亞僅2010年就向俄購買了7億美元的武器。近日,莫斯科剛剛同意向敘出口36架雅克—130型教練機,總合同額達5.5億美元。第三,俄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有獨聯體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而敘利亞反對派至今未向俄方給出巴沙爾如果被推翻后莫斯科能繼續保留該基地的任何保證。第四,俄認為敘利亞反對派在心理上更依少灣國家和土耳其,而不買俄羅斯的帳,這將使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失。第五,俄領導層顯然已不會再輕信西方國家的承諾,即“敘利亞決議不應被視為通過軍事干警該國內部事務的步驟”。
此文最后稱,目前,俄羅斯正面臨國內總統大選。在此情況下,普京未必想以“屈服”西方壓力和“背叛”傳統盟友的軟弱政治家形象出現在選民和政敵面前。因此,俄羅斯高層顯然不希望巴沙爾政權重蹈卡扎菲的覆轍,特別是在3月4日總統大選投票之前。
俄羅斯:“我們不是巴沙爾的盟友”
而正當美歐媒體熱議俄羅斯對巴沙爾政權種種“力挺”的強硬舉措之時,俄外長拉夫羅夫1月31日說過的兩句話卻值得大家玩味,他說,“俄羅斯的政策不是讓誰辭職,更換一國政權不是我們的職業?!薄拔覀儾皇前蜕碃柕呐笥?,也不是盟友!”
很顯然,俄羅斯極其不希望眾人把他們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堅持原則解讀為“對巴沙爾一人支持”。為了表示俄羅斯“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俄外交部還特別建議敘利亞當局與反對派代表在莫斯科舉行對話,共同尋求政治解決敘利亞政治僵局的最佳途徑。但敘利亞反對派對此并“不買賬”,并一口回絕了俄羅斯的好心。
其實,俄羅斯對敘利亞問題的種種對策的核心還是維護自身戰略利益。拉夫羅夫近日就指出,“任何針對敘利亞的軍事干涉都將打破中東格局,引發地區局勢的動蕩。俄方認為,外部勢力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以及在一些國家煽動叛亂的行為,將會給這一地區帶來嚴重后果”。
有分析稱,如果俄這回再次順著美歐的意思,讓“利比亞腳本”在敘利亞重演并推翻巴沙爾政權,那么俄羅斯將進一步損失其在中東地區殘存不多的影響力。而美歐卻不會就此停手,他們必將順勢推倒下一張多米諾骨牌——伊朗,并把戰線直接推至俄羅斯目前尚不穩定的南部北高加索地區。而美歐國家這種用武力干涉別國內政、顛覆國家政權做法的常態化趨勢也讓俄總感覺到不安,這些都是讓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大聲對美歐說“不”的重要原因。
從利比亞到敘利亞,從卡扎菲到巴沙爾——
對俄羅斯外交而言,只有“變”才是不變的!
俄中否決了摩洛哥提出的譴責敘利亞決議草案后,俄分析家、媒體及所謂的公知絕大數都在支持本國政府做法。對于俄羅斯官方的表態,俄杜馬議員亞洛瓦婭說,聯合國創建之初的議事日程就是確保協商一致原則。所以那些因敘利亞提案而指責俄、中投反對票的聲音是不對的,他們不想通過政治而只想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俄方提案沒有被尊重,這是個極其原則性的問題。這些人應該感謝俄羅斯和中國,是我們維護了和平,讓國際社會不再犯錯誤。
而在我國的微博中卻看到不少人卻在指責自己的政府,還拿出了所謂的正義和道義。我無語了——聯合國的正義只是交易的遮羞布罷了,難道還真以為它能維持正義嗎,大家爭相維護的都是本國利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