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特約專家蘇琛撰寫
上次課講到了脾虛和濕氣重的關系,這就是中醫治病思路里的五行相生相克,我們只要找到了相生相克的關鍵點,在治療中運用得當,把握關鍵,就能起到隔山打牛和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上節課我們說了土克水,所以健脾可以祛濕的道理,當人體水濕過重,出現濕邪為患的疾病時,調理脾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脾虛濕盛的表現有哪些,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濕邪在體內的表現形式。
濕邪重表現之一:痰多
濕痰內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痰濕停胃,胃失和降,則惡心嘔吐;痰濕阻膈,氣機不暢,痞悶不舒;痰濕留注,則肢體困重;阻遏清陽,則頭目眩暈。
臨床上有些老年人,并沒有感冒肺炎,但是長期咳喘痰多,還有些小孩子積食以后,一直嗓子里有痰。其實這樣的病人,并不是所謂的炎癥,而是脾虛導致脾的運化能力下降了,痰濕內盛所致,如果單純止咳化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脾胃人手,培土制水,讓脾胃功能恢復了,痰濕的來源自然也就得到了控制。所以中醫說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通過調理脾得運化,痰濕之邪得到改善,可以使患者的體質得到恢復,痰濕產生得少,疾病就能得到控制,甚至徹底痊愈。
同樣,濕邪除了上述這些表現形式外,還有很多,比如,皮膚經常起濕疹、雙腿經常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都是濕邪在身體中的表現,認清了這些表現形式,自然就會想到我們講的土能克水,在治療濕邪為患的相關疾病時,自然而然會想到健脾祛濕。
濕邪重表現之二:全身乏力
《黃帝內經》上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是什么意思呢,上竅,指耳、目、口、鼻等頭面部七竅;下竅,即指尿道和肛門。清陽,對我們人體有用的,能夠健運我們人體,滋養我們人體,我們人體賴以發揮作用的精微物質。濁陰,為二便污穢之物。所以這段話就說我們游泳的,能夠滋養人體,人體賴以發揮作用的物質是要到我們頭面部的七竅的,我們才可以聽得到,看得見,嘗出味道,聞見氣味,四肢才能有力量。而食物化生的糟粕,則通過我們的胃腸道,膀胱從尿道肛門排出去,而實現清陽分布的正是我們脾的運化。
中醫說,脾主升清,升發人體清陽,是脾臟的職能所在。如果脾受濕困,脾的功能受到抑制,清陽的升發就會受到影響,人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之癥。
許多患者經常抱怨:醫生啊,我全身沒勁,兩條腿沉重無力,上下樓梯困難,好像有千斤重擔,像背了個大包袱,沉重異常,頭也昏昏沉沉,睡了以后也不清醒。這些困乏、頭重如裹,身體算重的表現,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中醫說得濕生重濁。
濕邪為什么會生重濁?我們說脾具有升清陽功能,當濕邪困脾以后,影響到了脾臟的升清陽的功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就是說清陽升發不好,我們的糟粕濁陰自然就會停留在體內,排不出去,一個人全身都是污濁糟粕在體內,自然會覺得沒力氣,乏力,不清醒。
而且我們說頭為諸陽之首,人體的陽氣都匯聚在頭上,所以我們才能耳目清醒,現在因為脾不能升清陽,清陽不能到達頭部,頭部陽氣就會不足,人就會感到頭腦昏沉,頭重如裹,嗜睡乏力,睡不醒,人的精神狀態也很差,很壓抑,郁悶。我們再延伸一點,這一類乏力的病人,同樣還容易四肢酸重,因為清陽不能實四肢,則四肢酸楚、沉重、乏力。
濕邪重表現之三:清口水多
《黃帝內經》說: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汗為心液,鼻涕為肺液,淚為肝液,涎為脾液,唾為腎液。涎是什么,就是我們的清口水
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睡覺的時候,經常會流口水,還有最常見的小孩子,老人會經常不自覺的流口水,這是為什么呢,中醫認為小孩子脾常不足,脾虛之后,就容易濕邪內盛,非常容易出現五液過多,所以流口水。而老年人也是一樣,由于臟器的衰退,所以脾的運化功能下降,濕邪也容易侵襲人體,所以同樣容易不自主流口水。而有一些體形肥胖,脾虛的人,睡覺流口水,也是一樣的道理,都是濕邪的表現,都要從調理脾的運化入手。
濕邪重表現之四:肥胖
很多人都說,我喝水都能長肉?這是大多數肥胖的人群都會說的話,覺得自己吃的并不多,怎么就比別人要胖,要容易長肉呢,甚至是有些人,體重不斷增加,控制飲食也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就會說自己喝水都長肉。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呢,我以前遇到一個男性患者,體重近200多斤,按照他說平時飲食已經在控制了,但還是感覺喝水都會長胖。
通過診脈,患者脈象沉細無力,舌質淡舌體胖嫩有齒痕,是個典型的脾腎陽虛,所以患者說喝水都會胖,其實是有道理的,他們的體內正是水濕郁閉才導致肥胖的。我們知道人體內大部分都是水分,大約占到體重的65%,我們中醫理論認為水液的代謝與我們肺、脾、腎三臟有密切的關系,當三臟功能異常時,水液在體內的代謝就會出現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長胖,并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所以我們對于肥胖的人群健脾祛濕,才是根本上解決肥胖的手段。
當然脾虛濕盛的表現還有很多,我們就講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想要知道更多中醫祛濕方法?和名醫零距離學習探討?在線學習課程?
歡迎掃碼進入微信學習群。這是中醫思維+第一個官方微信學習群。群指導專家為本文作者蘇琛博士。期待中醫愛好者的加入。
中醫思維+第一個官方微信學習群正式建立了。
這是怎樣一個群呢?
首先,這個群專為中醫愛好者免費服務。在群里,可以提出關于中醫袪濕的疑惑,群主以及隱藏的權威中醫專家看見了可能就幫你解答。蘇琛醫生每周5晚7點到9點會在群里在線解答群友關于濕氣和中醫調理的問題,如祛濕注意什么?亦或是應該吃點啥?哎,這都不是問題!
其次,加入這個群可以免費聽到中醫大咖的現場教學。專題課程:濕氣與中醫調理
課程大綱
為什么大多數人都會有濕氣重的問題
濕氣重與脾氣虛的關系
脾虛濕盛的表現有哪些
祛濕的關鍵不適利濕,方法不對只會越利越濕
為什么說胖人多虛,胖人多濕
高血糖人群的飲食要點和代餐方法
濕氣重與痛經的關系
減肥的正確的營養代餐方法
專家介紹
再就是,我們會經常在群里舉辦一些精彩活動。比如有獎問答,線下見面會,抽獎活動,你們就說爽不爽。
另外,進群后,還可以以優惠價格購買點點客的飛燕餅,5袋299,是蘇醫生研發的健脾祛濕代餐餅。自用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分享賺取零花錢。
產品適用人群
藥食同源,中醫經典組方,現代科學技術。完全選用《中國藥典》收錄的藥食兩用中藥材為原料,安全綠色;按照營養學的要求補充菌類、草本膳食纖維、礦物質等多種營養元素的同時,溫陽健脾利濕,溫通帶脈,增加飽腹感,促進脂肪分解,增強腸道蠕動,有效改善脾虛濕盛體質。
脾虛濕盛,處于亞健康狀態人群。身體困倦,嗜睡,面色暗沉,肥胖脂肪堆積,消化不良,肢體浮腫,大便不暢,舌苔厚膩,本產品不含糖,同樣適合高血糖人群食用。
減脂塑身,代餐減重
高血糖人群代餐控制血糖
辛辣飲食(如火鍋、串串)后緩解胃腸不適
改善便秘、大便不暢
改善消化不良,口腔異味
改善面色暗沉、痛經
健脾祛濕,改善身體困倦,嗜睡、肢體浮腫
怎么加入這個群呢?
直接掃描下面二維碼。加班主任微信(備注中醫學習群一)
掃碼立即進群學習
好了,中醫思維+粉絲第一個大家庭即將建立!讓我們變成更優秀的中醫傳承人,更多專題微信學習群即將推出,班主任在群里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