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電視劇《都挺好》意外走紅,劇中剛開頭蘇母的突然離世,引來了整個家庭的分崩離析。
年僅60歲出頭,作為護士長的蘇母,連夜打麻將將近10個小時,最后還自摸了一把大的,結果因為身體疲勞且突然過度興奮,導致大面積的心梗,繼而突然離世。
截圖來源丨《都挺好》劇照
從美國趕回來的大哥蘇明哲斥責弟弟和妹妹沒有在身邊照顧,姚晨飾演的妹妹蘇明玉的反駁,卻道出了很多人都會忽視的問題:
第一,“媽作為護士長有基本的醫學知識,論年齡剛60出頭,她也還沒有到子女輪流陪護的時候”;
第二,“爸遇事方寸大亂,沒一點急救常識,第一時間沒叫120,叫領居把媽抬到路邊打出租車,這也是延誤治療的主要原因,結果媽還沒到醫院就已經不行了”。
這不幸的故事,雖然看似冷酷,但是這不就真真實實是我們身邊的故事嗎?
大家還記得去年11月15日晚,蓬安一名29歲小伙也是因為打麻將時間太長了,加上手氣好,一時興奮過度,突然倒地。
截圖來源丨新聞視頻
其他的三位麻友迅速跑上去對他進行急救,又是按心臟,又是做人工呼吸。但不幸的是,還是沒能把他搶救過來,令人惋惜!
心臟猝死,這個可怕的字眼,其實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它的魔爪也在伸向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張澍教授列舉過這樣一組讓人震驚的數字: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研究數據顯示:
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為41.84/10 萬;
我國平均每天約1500人因為心臟性猝死去世;
心臟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 萬/年,
這個數字相當于中國一個小城市的人口總和,位居全球各國之首!
其實隨意網上搜一下,如今猝死已經不算大新聞了: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先生因突發心肌梗塞,享年44歲;
2016年6月,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站臺上突然暈倒,最終沒能蘇醒過來,年僅34歲;
2015年11月,金萊特創始人田疇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年僅43歲……””
隨著越來越多的猝死發生,心臟猝死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
但是,大眾對于心臟猝死防治知識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不知道猝死可以有效預防。更可怕的是,對于相關急救常識更是普及的少之又少。
熬夜、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大量吸煙、飲酒、運動過量等都有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臟猝死,如果治療不及時,都有可能導致死亡。
專家提醒我們:
首先要從意識上重視起來。有的人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健康,就可以肆意揮霍自己的健康,然而,心臟猝死并不僅是老年人的特權,之前提及的不幸可能每天都在發生。如果選擇忽視,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其次,一定要定期體檢!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應做好預防工作,以便及早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表現并不明顯的病征,及時就醫,防患于未然。
還要隨身攜帶必備藥物。要特別注意的是,老人單獨外出時,身邊要帶些必備藥物,如速效救心丸。
面對每天1500人的猝死高發率,如何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挽救生命這個話題應該值得更多人關注:
視頻中幾位患者由于采取正確的救助措施,得以擺脫生命危險,對于這類疾病的緊急搶救措施,應該得到更多的普及。
由于大多發病在家中甚至是公共場合,這就要求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有些搶救知識:
從發病到死亡,時間在瞬間到一小時之內。如果時間大于20分鐘,便可能是心肌梗死。因此,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急救時,“一根針、一杯水”等醫學謠言并不可取,科學的方法是先將患者仰臥于通風處,禁止隨意搬動;呼救并使用急救藥物(如速效救心丸);撥打120,等待救援。
除了要掌握急救常識,我們還應該知道急救藥的科學服用方法和劑量。遇到心臟病急性發作時,患者使用速效救心丸時,需要在舌下含服10-15粒。
當用于心絞痛時,如用藥3-5分鐘癥狀不緩解,可再含服一次;若連服兩次不緩解,應考慮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須立即送往最近的醫院急救。
此外,速效救心丸不僅用于急救,還用于日常的預防和治療。平時作為治療藥,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3次,一次4-6粒。普通人如果遇到胸悶、憋氣、心臟不舒服時,也可以舌下含服5粒,緩解癥狀,預防猝死。
不單是老年人需要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其實40歲以上的人群都應隨身攜帶。還有冠心病伴三高人群和從事廣告、IT等職業的高壓人群都應將速效救心丸隨身攜帶,以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
如果沒有心臟保護措施,隨時都可能陷入危機,不管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都應隨身攜帶“寶葫蘆”,救人救己。
最后,請你提醒你身邊所有人:
1、定期進行猝死風險篩查,了解心臟健康情況
2、每天保持充足睡眠
3、健康飲食
4、科學運動,提高心肺儲備功能
5、保持良好心態,減輕壓力
6、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必須學會心肺急救知識
7、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