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消息說“專家稱分步放開二胎應對老齡化問題時間緊迫”。好像生二胎是百姓渴望的需求似的,以區域角度看這個事情,這是一個很可笑的研究結果,百姓并不稀罕,老百姓渴望的也不是生什么二胎,老百姓渴望的是什么?來,聊聊。
專家們研究了“人口走向負增長、生育率水平偏低、年齡結構不合理、老齡化進程加速等等”,的確是需要認真研究的大事情,單是得出的結論不敢茍同,甚至可以說跑偏,原因有幾方面。
一個都不想生,要什么二胎?年輕人不喜歡生孩子,更談不上生哪門子二胎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些生活觀點?是社會生活環境造成的,具體的原因很多,大家都清楚。
就業壓力大,如何養孩子?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太大,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也就是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養孩子,太難,社會流行的是給孩子特教,上下學開車接送,數不清的特長班等待孩子選擇學習。自己的房子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有呢,買車?沒希望,給孩子高等培養?做不到,算了,選擇放棄吧,很簡單的現狀。
老年人的艱難讓孩子觸目驚心。50歲左右的人基本都是獨生子,這些獨生子驚心的發現看病難,買房難,給自己一個大的消費難,找到一個輕松的事情難,自己有了孩子不是同樣這么多難嗎?等自己的口袋里的錢鼓起來再說吧,等了好多年,口袋里的錢沒鼓起來,自己面對的孩子那么多的難,算了,別生孩子了,養不起。
這些艱難的事情,對于目前的獨生子只是生活壓力的一部分,如何改變這些生活壓力的環境呢?這是孩子們最渴望最關心的事情,這些孩子關心渴望的是什么呢?簡單聊一下。
孩子們生活看的是什么?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父母的生活環境給孩子直接的影響,如果父母能安度晚年,這是孩子們最安心的一個要素,起碼是大多數孩子希望看到的事情,事實呢?孩子們有很多事情不放心,也可以說心里沒底。
看病難,孩子們心里無法踏實;
優越的上學環境難,孩子們無法做到,也不知道什么年月能做到;
父母傾家蕩產的供自己大學畢業,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賺回來上學的巨大花銷,更談不上孝敬父母,難以想象。
面對這么多的艱難,如何把孩子們的沉重包袱卸掉?最直接的辦法是讓孩子們看到父母安度晚年,父母的生活環境對孩子們影響最直接,父母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們最容易模仿的,父母難以逾越的一道坎,孩子們缺少信心走過。
退休金要延期發放了,樓價難以下降了,醫療費居高不降了,賺錢跟不上趟了,哎呦!養不起孩子,還生二胎呢,養不起。
如果父母安然無恙了,可以安度晚年了,再想想自己生孩子的事情吧。
當然有生幾個孩子的家庭,那是個別現象,不代表社會大環境。就目前的國情,解決和老年人的難題顯得更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