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年報和一季報的披露時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聽起來比較專業,也比較枯燥,還比較燒腦。簡單來說,通過財務分析了解的是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的問題。
通達信財務分析中的財務指標包括主要財務指標、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以及發展能力指標等。其中主要財務指標在《通達信F10功能圖文詳解(一)》中已有介紹,此處不再重復。
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指標是判斷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比率三項,通俗來講就是你還錢的能力。
簡而言之,這三項比率都是判斷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不同的是償債的效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比如一家公司的現金加存貨等,償還一年周期的債務,流動比率的最低合理數值為2。由于存貨可能滯銷,流動性相對較差,速動比率就是在流動資產中剔除存貨等,速動比率正常數值為1。資產負債比率就是總負債與總資產的比率,一般應低于75%,如果大于100%,則說明借款人已資不抵債,頻臨破產。
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指標是判斷企業資產運用能力的指標,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通俗來講就是你管理的能力。
現金、存貨、應收賬款都是企業的資產,企業現金采購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就是存貨,存貨銷售后在買方打款前就是應收賬款。存貨周轉率就是判斷企業商品的銷售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就是判斷企業商品銷售后的收款能力。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越高,代表企業獲取利潤的速度就越快。
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是判斷企業盈利水平的能力的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率、營業毛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等,通俗來講就是你賺錢的能力。
生意人和上班族不一樣,上班族的工資一般都是純收入,而生意人在實際經營中要承擔原材料、廠房租金、員工工資、營業稅等成本,營業收入在扣除以上成本后才是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毛利潤的區別是毛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比如材料、人工等),凈利潤是毛利潤扣除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比如水電費、營業稅等),而營業利潤則是凈利潤基礎上加減其他收益(損失)。營業利潤率等越高代表企業的盈利水平越高。
發展能力指標
發展能力指標是判斷企業成長發展潛力的指標,主要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通俗來講就是你的成長能力。
一只股票有沒有成長潛力不是簡單的看上市公司的絕對利潤,也不是看現在的資產規模,而往往需要看他的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如果一家公司能維持中高速的增長率,那么小企業也能茁壯成長,二級市場上估值水平也相應提升。發展能力指標在進行股票基本面分析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公司主營業務增長率上漲了20%,而凈利增長只有10%或者更低,那你就要注意了,這個公司可能是以降價來增加收入的公司,成長性很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