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體育鍛煉 提升藝術素養
——文化路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方案
“體育、藝術2+1項目”是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藝術的改革與發展,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全面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教育和藝術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
我校現狀:
1、學生班額大。我校只有18口教室,近幾年,隨著人口的增加,學區內適齡兒童越來越多,我校招生壓力非常大。根據上級精神,為確保學區內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我校把原有的語音室、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實驗室已全部用做普通教室,現在我校功能室僅存一口微機室,一口會議室,盡管如此,壓力仍然很大。
2、師資嚴重不足。我校現有15個教學班,969名學生,僅有32名教師(包括校長),并且沒有專業微機教師、體育教師。師資配備嚴重不足。
3、活動場地嚴重不足。我校校園面積僅有2000平方米,活動場地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而現有近千名學生,生均活動面積僅有1平方米。受活動場地所限,課間操學生不能全部參加,體育課不能保證質量,大課間活動無法保證效果。
為貫徹上級要求,保障我校學生從小能接受良好的體育、藝術和健康教育,努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現結合我校校情,特制定《文化路小學“2+1”工程項目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實施“2+1項目”的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體育和藝術活動器材,以“2+1項目”為依托,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進一步彰顯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以寫字教育為切入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的辦學特色。以“2+1項目”建設為平臺,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讓每一顆心靈都快樂幸福地成長。
二、實施“2+1項目”的原則:
1、共同提高的原則:
課堂是開展“2+1項目”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上切實提高“2+1項目”的效率,藝體教師要把實施“2+1項目”融入新課改之中,要以保證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有效教學為核心,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實施“2+1項目”的過程也是促使師生在課堂上共同提高的過程。
2、終身體育的原則:
體育、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進“2+1”實施,必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樹立終身體育為原則。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系統地設計能切實提高學生體藝技能的內容和方法體系,有效開發體育、藝術教育功能。
3、主體能動性原則:
開展“2+1項目”,學生是主體,按新課改的要求,貫徹新的教育理念,以生為本,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藝術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活動積累和磨煉,長見識、得樂趣,從而掌握運動技能和藝術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4、發展特長,建設特色教育的原則:
開展“2+1項目”,就是張揚個性,發展特長;就是進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間,以目標構建內容,促使學生發展特長,學校發展特色,從而建設有特色的體育、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提升教育質量。
5、同步發展原則:
開展“2+1項目”,要以提高體育、藝術教育師資的專業水平和教育能力為先導,面向全體學生,滿足個體選擇發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開展師生互動,堅持教學相長,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6、 創設條件,保障安全原則:
開展“2+1”項目,需要基本的時間、空間、環境和物質條件的保障。要充分合理安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整合各種資源,遵循教育、活動及技能發展規律,把體藝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讓每一項經費投入,每一項工作活動安排,都能體現對學生周到的關懷。
三、項目實施的基本目標
1、實踐目標:
①學生主動參與、自主選擇與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動態過程,為學生構筑一個資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動空間,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富有挑戰性的人文環境。
②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建立終身體育意識和人生藝術素養修煉,促進人格完善,增強主體意識和學習能力,促使知識、情感、行為和諧發展。
③通過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師資的業務水平,能涌現一批具有現代教育觀念,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動設計、組織和指導方法、一專多能,較高專業水平和能力的領導和教師。
2、理論研究目標
①探索項目與德育、素質發展的關系,挖掘活動內涵,研究活動類型、特征結構功能和體系。
②探索項目工作操作原理。拓展項目指導策略與方法,包括在各個不同條件、對象中組織實施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③探索校園文化、社會文化在文體活動中的可利用資源,以及課內外、校內外互動關系。
④探索活動項目實施標準評價體系,包括評價原則,評估方法及反饋調整優化的目標體系。
四、實施“2+1項目”的辦法
1、發揮優勢,彰顯特色
根據國家“2+1項目” 體育與藝術技能標準,依本校現有師資條件及音體美教育教學設施等實際情況,力求借助此項活動的開展,在我校原有的寫字藝術特色的基礎上,發展學校體育運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技能,增強體質發展學生個性,進一步彰顯學校魅力。
2、結合實際,分步實施
我校作為泰前辦事處實施“2+1項目”試點學校之一,是榮譽也是責任,我們將把“2+1項目”活動的開展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借鑒其他地區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學生藝術項目的實施根據學生的藝術選項有藝術老師在課內進行有效指導,學生課外自主訓練,再將訓練結果反饋給藝術老師的這一模式進行。
3、自主選項,突出主體
學生在“自選”項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訓練中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鼓勵學生自我發展,教師適當指導并點評,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多種活動體驗的過程中發現、發展自己的運動天賦和藝術特長。
4、內外結合,通力協作
國家“2+1項目”共列出六大類,眾多小項。目前,學校有限的教育資源難以滿足全校學生的需要以及活動項目的廣泛性和開放性,學校力求通過課內(藝體教師的有效指導)與課外(學生自主訓練)結合,滿足全校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班主任與學科教師協作、教師與家長協作,學校與社會協作,形成教育共同體,加強對學生學習的鼓勵、指導和督促,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足夠的練習時間,達到活動效果。
5、制定細則,分期達標
根據教育部“2+1項目”的測定方法標準,結合本校的實際教育資源和學生實際,制定《文化路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考核細則》。根據學生不同的選項,藝體教師對任教學生選項進行統計分類,根據學生的原有水平和下階段預期目標,藝體教師分類進行有效指導,由考核小組每學年進行“2+1項目”的階段性考核。
6、學科滲透,加強整合
“2+1項目”是體育與藝術課程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內容時,要與學科教學加強整合、相互滲透,體現教學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和教學評價的主體性。
五、實施項目
(一)兩大亮點(個人特長類,自主選擇):
★組建百人女人體操隊:有舞蹈基礎的3至5年級的女生組成女子體操隊,在專業舞蹈老師的指導下排練藝術體操。
★成立文化路小學藝術團:由各班有聲樂、器樂特長的學生組建。
(二)全班參與類
1、體育類
跳繩、踢毽子。
2、藝術類
聲樂、紙藝、書法、電腦設計。
六、具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建立管理機制,成立推動“體育、藝術2+1項目”領導小組與專項活動辦公室,明確責任,貫徹上級“體育、藝術2+1項目”的要求,開展好各項文體活動。
領導小組成員
組 長:嚴茂民
副組長:顧風玲 徐強 畢秀芹
組 員: 朱增濤 倪娟 黃文娟 邱延梅 陳偉王紅梅 郝玉瑞 周瑩 劉霞
2.高度重視,確保落實。我校將“2+1項目”活動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制度,并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制定認定方案。(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在“2+1項目”中選擇一項或幾項體育技能和一項或幾項藝術技能)。
3.分層開展,形成特色。本學期起三至五年級學生全面啟動,分班級和學校兩個層面進行。每個班級在體育類選擇一項室外活動項目及一項室內活動項目,在藝術類選擇音樂類或美術類中的某一項。在班級普及基礎上,學校層面在體育上主抓羽毛球,在藝術上主抓繪畫,兼抓書法的訓練。通過二、三年的努力,形成學校體藝方面的特色。
4.成立認定小組。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標準,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進行認定,并將認定結果記入學生成績冊中。
①體育類認定小組成員
組長:朱增濤
副組長:陳偉
組員:各班班主任
②藝術類認定小組成員
組長:黃文娟 倪娟
組員:王紅梅、郝玉瑞、周瑩、劉霞
5.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在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6.保證活動時間、豐富學生課余活動。按教育局規定,上午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每天30分鐘,具體安排在上午第二節課后(9:30-10:00),主要內容為廣播操、眼保健操、校操等體育活動。體育藝術2+1項目的時間為周二至周五下午兩節課后半小時,其中兩節課為體育,兩節課為藝術。
7、加強學校體育藝術等設施投入。學校根據現有條件,按“2+1項目”開展的內容,加強配套設施的投入,以滿足學生文體活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