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菜,一直以來都是追求本味、清淡平和,好像與下飯菜并沒有太大的聯系,但是淮揚菜中的一道紅燒獅子頭,那絕對是個例外。食物是有力量的,有了紅燒獅子頭,能多吃兩碗飯絕不是虛張,絕對是力量滿滿的。
紅燒獅子頭,也叫四喜丸子,是淮揚菜中的名菜了。將有肥有瘦的肉配上荸薺,香菇等材料,做成丸子,先炸后煮,出鍋后撲鼻的香味,光聞起來就引動食欲,醇香味濃的肉塊與汁液,超級美味。不過又不是用獅子頭做的,為啥要稱呼這肉丸子為獅子頭呢?
關于“獅子頭”,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 史書記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乘著龍舟和千艘船只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 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
回到行宮后,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制作四道菜肴,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于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后,十分高興,于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陽菜肴傾倒朝野。官宦權貴宴請賓客也都以有這四個菜為榮,奉為珍品。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乘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郇國公高興的 舉 杯一飲而盡,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紅燒,清蒸,膾炙人口。
肥瘦相間的肉紅潤油亮,配上翠綠青菜掩映,鮮艷的色彩加上撲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動食欲,醇香味濃的肉塊與汁液,是令人無法抵擋的頂級美味。獅子頭要柔軟好吃,肉最好自己剁,另一個重點是在容器上,要細火慢燉,以砂鍋為最佳。
曾經國畫大師張大千傳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紅燒獅子頭”,大千先生的作法是,七分瘦肉,三分肥肉,細切粗斬,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細,讓肉質間保持縫隙,才能含汁。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于老號營,如有轉載,注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